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纳西汉子的赞歌唱给故乡

2022-09-22 14:16:19 中国质量报

□ 和振华

正在老家颐养天年的母亲嚷着要进城,到忠义市场去逛逛,凑凑热闹看看丽江的变化。老母自3年前跌断腿后,已经没进过丽江古城了。

母亲要进城赶街(去街市买货或卖货),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云南丽江古称巩本芝,纳西语意为仓廪集散之地,集市古已有之。虽然如今的丽江古城已是繁华之地,但往前推50年,我依稀记得祖父母背着我出老家团山村,进城在四方街摆地摊赶街的情景。那时的四方街,也就是个农贸集市而已,平日人烟稀少,逢星期天或节日或街子天(赶集日),四村八寨的农人人背马驮,一路浩浩荡荡地进城,还引来邻县的鹤庆、剑川人。只有这时,四方街人来人往才能热闹上一阵子,街子一散又冷冷清清如旧。记得祖父还常常讲四方街的故事,他绘声绘色讲道,天一黑,四方街下段“诗街”(屠户)卖肉的地方就有狼出没。吓得我太阳还没有落到西边的狮子山下,就嚷着要回家。

稍大,我常屁颠屁颠地跟在母亲身后去四方街赶街,母子俩背点瓜果蔬菜去换回些油盐烟酒,度过了那段艰辛的日子。我也常看到文化、龙山等地山民,骑着高头大马,沿丽华公路雄赳赳气昂昂地来赶街,引来人们羡慕的眼光。那时,赶街除了做点小本生意外,也是大人带小孩开眼界、怀春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我们村里的一个叔叔就在多情的四方街找到了媳妇。

长大后,我走出团山去风景如画的文笔海边七中读书,周末放学回家,丽江古城是必经之路。从南到北穿城而过,古城的五花石路面走得多了,徐霞客笔下的“"民房群落,瓦屋栉比”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看得多了,倒感觉大研古城稀松平常,四方街不过是个集市,唯有巩本纳西阿妈的黄豆面和鸡豆热凉粉,让我闯荡人生时记住了乡愁。

改革开放的春风涤荡丽江,大约20世纪80年代,丽江古城新建了一个玉河农贸市场,丽江人赶街到四方街的去得少了,四方街像年老色衰的老妪,一度冷清了不少。

岁月辗转,随着丽江旅游业的雄起,四方街卸下农贸市场的角色。古城四周曾经的一垄垄农田上,如雨后春笋般拔地建起忠义、蒙孔、昭庆、吉祥、北门、白华、寨后、福慧、香江、象山等农贸市场,连我的老家附近也有了莲花市场,母亲出门就可以赶街了。

记得我的老家离城10公里的团山村民去四方街赶街,早先是徒步,后来坐生产队马车,再后来坐手扶拖拉机,现在是坐小货车。

边地山民有逢五逢十赶街的风俗,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丽江依旧闭塞落后,还处于典型的农耕时代,除了丽江古城集市,很少有成规模的农贸市场,但小零小碎的街子天(云南方言,赶集日)是有的。岂止丽江,在滇西,还可以随处看到公路沿线民间赶街的盛况,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的街市不卫生且影响交通安全。忽如一夜春风来,时间转到新世纪,出丽江坝子,我看到太安、九河、巨甸、塔城、大东、鸣音、金安等乡镇,告别了在公路沿线赶街的千百年习俗,由政府投资纷纷建起了崭新的农贸市场,活跃了乡村经济。

脱贫攻坚助力集市建设,丽江与全国同步拉开脱贫攻坚战。5年前,我挂钩玉龙县石鼓拉巴支行政村参加扶贫工作。那里是出丽江古城,过拉市海走长江第一湾,入老君山腹地的贫穷之地。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的农家人没有集市,平常做点小生意都要往返五六十公里山路到石鼓街。起初,我用纳西语理解拉巴支为虎街,村里老人却说,拉巴支是纳西语美丽的虎啸一声之地,我的心感到震撼不已。后来,我们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村里建起了一个颇有规模的农贸市场,从此,傈僳族群众有了家门口的交易市场,逐渐摆脱了因为大山阻隔造成的贫困。

金沙江水一路向南流,穿过玉龙雪山,更加生机盎然。我翻过七河羊见,来到金沙江大峡谷边的金江邑马珍,一座投资近百万元的农贸市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空中电焊火花飞溅,地面上一排排摊位正在布置。与我一同调研的金江乡、村两级干部说,这是区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今后乡村的农贸市场将建设得越来越规范,老百姓的生意会越做越大,正在致富路上飞奔。登高远望,我看到美丽无比的金沙江畔,曲水流觞、瓜果遍地、牛羊满山、稻香翻滚,一派丰收在望致富在即的景象。透过集市,我仿佛看到金沙江两岸的百姓正走在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上。

赶街,赶的是生意、散心、美食、交友、民俗、文化、文明,历史车轮辗过,即使在社交媒体流行,短视频当道的今天,你来和不来,街子仍然在那里,而且可以天天赶街了。我在古老的四方街,亮开纳西汉子的美喉,把无数的赞歌唱给故土。

母亲一生与丽江城里的街子结缘,如今她行动不便,即使背她,也要背着穿过四方街进忠义市场,让她逛个够,让她感受丽江街道的温馨。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打造集仓储、培育 ...

  • 吉林省各水稻主产区陆续拉开秋收序幕 ...

  •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 ...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 ...

  • 四川省2022年持续深入推进质量强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