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一定得在”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重庆市潼南区梓潼街道市场监管所所长熊宇
开栏的话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397名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授予198个集体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其中,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多名个人和多个集体获此殊荣。即日起,本报开设“做人民公仆 让人民满意”专栏,集中展示市场监管人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时代风采和公仆本色,展示市场监管人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奋力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 范耀予 本报记者 谢 旺
8月25日,第9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管局的熊宇,就是397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的一员。
今年36岁的熊宇,201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潼南区市场监管局梓潼街道市场监管所所长。他爱岗敬业、务实担当,致力当好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先后获得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每个市场主体都是我们的心头肉!”工作上,熊宇低调务实,勤勉肯干,时刻关注市场主体的困难,动态收集掌握信息,建立问题清单,做到哪里有需要就跟进到哪里,哪里有困难就解决到哪里。他善于总结工作思路和方法,多次作为所长代表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作经验交流。
重庆薯运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红薯种植、淀粉及淀粉制品加工销售的企业,吸纳了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随着企业日渐壮大,扩大销路成了难题。为了帮助其更好发展,熊宇主动向企业提供全程指导,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该公司优化食品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同时通过联系对接市场,帮助企业与多家市场主体达成协议,让企业的销路越来越宽。
兢兢业业做好每件小事,用心用情为民服务,熊宇的信念执着而坚定。2021年,一位老人找到崇龛镇市场监管所,提出其30年前办理的营业执照丢失,需要所里出具证明。时任该所所长的熊宇得知情况后,面对这件近乎“考古”的工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商讨解决办法。他和同事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走访调查,拜访早已退休的当年经办人员,了解具体情况,查证老人从事经营活动的佐证材料。经过近两个星期的持续查证,形成了多份证明材料,最终帮老人查清了事实,出具了证明。
近年来,熊宇带领所里的同事,累计服务市场主体两万余家,累计发展市场主体4006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647件,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65起,有力有效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树立了提升地方营商环境的“标杆”。
一直以来,熊宇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发挥好一名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挺身而出,带领同事冲锋陷阵,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市场监管人的无限忠诚。
2020年1月23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本打算带着妻儿回重庆合川老家与父母团聚的熊宇,把妻儿送回家后便即刻调转车头,返回工作岗位。作为支部书记的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党员先锋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1月29日,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他母亲却因突发重病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白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深夜陪在母亲床前。就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母亲却与世长辞。未能尽心守候,成了熊宇一生的遗憾。“作为党员干部,我身后不仅有我的家人,还有成千上万的群众,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一定得在。”熊宇说,虽有终生遗憾,但无悔自己的选择。
2020年,熊宇带领同事守住了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底线。当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时,熊宇认真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市场主体逆势上扬,有序发展。如今,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容懈怠,但潼南区梓潼街道的人们却很安心,因为熊所长在这里工作呢!
《中国质量报》【做人民公仆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