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雍禾医疗:以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2022-03-29 14:35:39 中国质量报

以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雍禾医疗上市首份年报业绩亮眼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3月24日,雍禾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雍禾医疗)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间,雍禾医疗整体业绩保持高质量、高速度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32.4%;经调整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增长32.8%;雍禾医疗在全国53个城市运营54家植发医疗机构,在总营收、市占率,以及注册医生人数和就诊患者人数方面领跑行业。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雍禾医疗已累计为600多万患者提供服务。2021年度,雍禾医疗的植发患者在术后继续选择医疗养固服务的转化率为44.6%;接受医疗养固服务后继续选择植发手术的转化率为4.4%。这些数据表明雍禾植发和医疗养固服务正在协同发力,共同推进雍禾医疗在整体毛发医疗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打造独特竞争优势

2021年度,雍禾医疗持续强化运营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科技化,在提升营运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据介绍,雍禾医疗高度重视质量竞争力,建立了以总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分院医疗质控小组为支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为基础的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在线病历质控与手术质量质控相结合,实现了全员标准化、质量控制闭环全流程全覆盖。同时,通过远程会诊及雍享“一对一”专属客服的方式,雍禾医疗推出“首诊医生负责制”,强化医生医疗质量责任意识,从源头防控医疗质量风险,还推出《雍禾医疗医生分级诊疗体系白皮书》,对医生的考核制度做了进一步升级。此外,对每一位来到医疗机构的患者,雍禾医疗都会提供一份综合诊断报告,详细告知其脱发原因、毛发问题性质和类别,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诊疗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雍禾医疗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与医疗服务能力,也有效提升了雍禾医疗的手术室利用率及医护团队人效。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为雍禾医疗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不断开发和培养具备医疗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雍禾医疗已组建了一支由1221人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为后续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实现医疗机构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

雍禾医疗加强与高校的研发合作,同时持续推动医疗器械和脱发药物的自主研发。目前,雍禾医疗已持有8项医疗技术发明专利,同时还有两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雍禾医疗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优化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并建立了可追踪、记录及展示全国医疗机构运营资料的业务管理系统;推出一套智能咨询服务软件,可以为患者提供图文咨询、电话咨询以及视频咨询等服务;推动线上医疗服务,已建立了一支专业线上医疗团队。此外,雍禾医疗还积极筹备并推出其他智能化系统及设备,如AI智能毛发检测、3D智能美学设计、智能脱发面积计算、术后效果对比仪、毛发检测仪、诊疗一体化管理系统、医助协同系统等,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患者就诊体验度和服务专业化程度。

撬动千亿元级消费市场

报告显示,2021年雍禾医疗接待的患者总人数达14.99万人,较2020年增加64.5%。脱发是毛发相关的主要问题,中国市场对毛发有关治疗的需求很高。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脱发人口达到2.5亿人。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研也显示,中国毛发医疗服务市场2020年的规模为184亿元,预计以复合年增长率22.3%的速度于2030年增长至1381亿元。中国的植发渗透率目前仅为约0.2%,表明存在着巨大的、未获满足的市场需求,以及庞大的增长潜力。从雍禾医疗的各项财报数据也可以看出,中国毛发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趋势依然强劲。

面对千亿元级规模的毛发医疗服务市场,雍禾医疗财报披露,将加速医疗机构网络拓展,并战略性促进植发与医疗养固协同。目前,雍禾医疗以“雍禾医疗”为核心,由专业植发品牌“雍禾植发”、医疗养固品牌“史云逊”、女性美学植发品牌“雍禾发之初”及医学假发品牌“哈发达”等组成的全产业链品牌矩阵已经基本形成。

预计2022年,雍禾医疗在全国的植发医疗机构的数量可接近70家,将建成12至15家独立的史云逊健发中心,并将在一个城市开设多家史云逊医学毛发中心。此外,还将独立开设女性品牌雍禾发之初门店,推进多品牌业务的协同发展。

同时,为了更好地践行诚信透明医疗服务理念,让更多患者享受到高质量服务,雍禾医疗于2022年2月对植发收费标准进行了相应调整,制定了与分级诊疗体系“雍享院长、雍享主任、业务院长、业务主任”各级别相对应的四档收费标准,使价格体系更加直观、透明,在方便患者进行决策的同时,也激励医生精益求精、提升自我。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各地茶场进入明前茶采摘的忙碌时期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着重开 ...

  •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严格把控疫情防控期 ...

  • 竹笋消费提示

  • 内蒙古纤维质量监测中心通过实验室智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