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十三五”时期砥砺奋进成果丰硕

2021-03-10 10:44:53 中国质量报

从“双一流”迈向 “十个高水平”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十三五”时期砥砺奋进成果丰硕

□ 徐静姿 杨 眉 江 璐 张 律 本报记者 曹吉根

“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计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只有测得准,才能控得准。”深空探测的天问一号能登临火星,一个重要前提是VLBI系统的时延测量精度达到0.1纳秒的世界先进水平,观测2亿公里外目标的误差优于4公里。而1级精度基准齿轮的研制成功,为中国精密制造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计量测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常态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计量供给质量的要求也越高。

“高质量发展,计量保障和供给要先行,计量机构必须持之以恒推进能力建设,提升供给质量,激活计量促发展动能。”“十三五”期间,这一发展理念深深铭刻在了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计量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中。

全院上下坚持干在实处,努力走在前列,锐意改革、扎实工作,在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履职服务等领域屡创佳绩,获得了一大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计量科研成果,计量支撑市场监管、计量服务科研创新、计量促进服务区域特色产业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大幅度提升。

5年来,浙江计量院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计量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打造高辨识度的“浙江计量”标志性成果。

5年来,从强力推进“五大要素”建设,到全面推进“双一流”院所建设,再到如今的“十个高水平”建设,高度统一的发展理念将全院上下拧成了一股绳。

风云激荡,回首向来踏行处。一项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立,一个个基准物质的研制,一道道科研课题的攻克,一座座计量服务平台的架设,见证了浙江计量院人5年如一日砥砺前行的足迹。

计量基础、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大跨越

量值定义世界,精准改变未来。对量的认识不断深化、测量手段不断进步、测量精度不断提升,带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量”统一了,“道”才能畅通;“量”精准了,“行”才能远。

因此,夯实计量技术基础,让量值传递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成为浙江计量院“十三五”期间抓基础建设的首要任务。5年建设,让量值传递和溯源覆盖率提升到了92.5%。


浙江计量院科研人员在全消声实验室内为高校学生讲解声学计量技术

5年间,浙江计量院聚焦互联网与现代通信、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及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精准医疗、精密测量等领域,新建54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使总数达到350项(其中最高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12项)。

5年间,在环境保护、现代农业、食品药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研制标准物质36项,取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填补了浙江省内的空白。

5年间,累计起草计量技术规范109项,其中为主制修订的国家标准、计量技术规范为47项。

5年间,新增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项目208项,总数达到1010项。新增国家实验室认可项目110项,新增国家和省实验室资质认定项目291类。

5年间,新增了1个国际互认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产业计量)中心、2个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

基础条件形成之后,人的作用就成为影响供给能力的决定因素。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浙江计量院始终坚持引才和育才并重,不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专业素质。

引才方面,浙江计量院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引进高学历、领军型人才。育才方面,积极开展各类专业培训,鼓励全员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参加专业培训,鼓励全员考取各类资质证书。

5年间,累计引进博士10名,硕士研究生52名。

5年间,院内职工人均培训课时超过100课时/年,在职人员继续学习获得硕士学位17人。

5年间,该院已有两人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两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6人成为OIML-CS下的法制计量专家(LME),还有1人被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授予标准制定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IEC1906奖”。

截至目前,全院已有注册计量师168人,计量标准考评员131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评员33人,共有150人次担任各类学会、协会及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87人次担任外部各类评审专家。全体职工中,硕士和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比达71%,高层次人才占比居全国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前列。

构建调动人才创新性、积极性、主动性的机制,是“十三五”期间浙江计量院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的重要方向。

2016年,该院结合外部政策修订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侧重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动能,突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2017年,制定《院创新团队建设试点方案》,在声学振动创新团队开展试点工作。2018年,出台《院横向项目管理办法》《院Ⅰ类横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科研制度,将科研激励政策细化操作。

5年间,浙江计量院科研人员先后参与承担“复杂环境中多目标运动与质量参数计量技术研究”等9项国家质量基础(NQI)研究项目,承担“超声医疗设备声学性能计量及检测技术研究”等8项浙江省市场监管局NQI项目,完成“基于光谱技术的VHP浓度实时检测和校准技术研究”等62项科研项目立项。5年发表论文133篇(其中SCI、EI等国际期刊收录18篇),获得授权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以第一单位身份获浙江省专利金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为尽可能释放出人才、装备和项目的应用潜能,提升计量供给服务质量,“十三五”期间,浙江计量院还对机构组织架构进行了多次优化调整,把突出建设一流品牌实验室、一流创新团队作为创建“双一流”院所核心。

创新供给持续增加,量变带来质变

高强度基础设施投入,高水平团队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浙江计量院的创新动能。

数字交通、流量先进检测技术应用、声学振动、精准医疗、精密智能测量、大气环境、标物研发、能量计量体系建设8支特色创新团队,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保护领域、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解决了一批企业创新难点、行业共性难题、社会公益性问题。5年成果转化项目立项251项,横向项目立项881项,科研成果转化率达50%。仅2020年,创新团队立项科研项目就占全院立项100%,成果转化项目及横向课题立项占全院立项近60%。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专家在海上钻井平台现场勘测

计量科研创新供给的“量”在5年间不断积累,给浙江计量院带来了许多“质”的突破。

首先,是在诸多领域实现了从不能“测”到能“测”、测得精的转变,许多制约国内检测能力的技术难题被一一攻克。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借助一套形似摄像头的设备,就可辨识出是哪辆车发出鸣笛声,其实际使用中的违法鸣笛抓拍系统定位准确性已精确到十几厘米——浙江计量院声学振动计量创新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声源识别定位技术课题研究,成果应用打破了国外声学公司对声源定位系统校准技术的垄断,并在道路违法鸣笛抓拍设备等智能交通领域得到了运用。

该院的气相过氧化氢灭菌技术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埃博拉等疫情的防控。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需要对其产品浓度以及残留浓度进行检测。在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应成熟检测仪器的情况下,浙江计量院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根据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需求,研制了可溯源的全量程气相过氧化氢检测仪,并提供测试及校准技术服务,帮助企业优化升级过氧化氢灭菌器、隔离器等产品性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地方计量技术规范——《过氧化氢检测仪校准规范》,消除了过氧化氢量值溯源空白。

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开发出磁共振超导磁体新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这背后,离不开浙江计量院“精准医疗”创新团队的努力,是他们的帮扶助力健信公司研制出既符合通用要求又满足企业特殊要求的检测模体,提升和完善出厂检验设备的科学性,确保其计量的准确性,解决了MR均匀性、信噪比欠佳等技术难题。

其次,浙江计量院实现了从单一的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向提供 “三全一前”体系服务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该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提供“覆盖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链、全溯源链及前瞻性研究”专业服务,这使浙江计量院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该中心为主体的精密智能测量创新团队通过研究机器视觉与长度精密测量相结合的前沿测量技术,为“机器换人”提供计量支撑。针对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水下机械手测量需求,该创新团队采用Leica AT402激光跟踪仪实现机械手的精度计量溯源工作,找出了机械手肘关节角度控制精度偏离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2019年,帮助金海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破解了“大型构件复杂曲面测量难”的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为海工装备产业提供了测试技术支撑。

流量计量创新团队紧跟创新化、智能化燃气表技术的发展趋势,自主研发的家用膜式燃气表循环周期法耐久性实验装置、燃气表温度适应性检测装置,能够消除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用户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燃气贸易结算纠纷,帮助我国燃气表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欧洲发达国家膜式燃气表的技术壁垒。浙江智能燃气表龙头企业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团队的帮扶下,搭建天然气流量计质控平台,研制膜式燃气表寿命性能、高低温性能试验装置以及燃气计量组分变化影响的关键技术及系统,从设计、选材、部件、整机制造全过程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市场认可。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专家在金海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现场测量

第三,浙江计量院实现了计量技术和服务从传统的“人工检”到“智慧智能检”的转变,通过数字化在线技术,把测量实验室搬到生产线上。

响应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要求,浙江计量院加快推进计量技术和服务数字化进程,“十三五”期间开展的智慧项目建设涵盖了电能、交通、流量等多个专业。

通过开展运行电能表计量可靠性试验与在线监测模型验证,搭建起基于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的“燃气表二检合一”可信云检测平台,并在相关企业应用、推广。开发的《宽带速率计量软件》已于近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对网络流量和宽带速率测量提出了第三方验证的要求,可广泛使用于计量行业的宽带速率和网络流量校准服务,填补了当前市场的空白。

已经出台的《数字化转型三年建设方案》,明确了探索计量测量的数字化、一体化和现代化,积极打造云平台,主动提供云服务,提高计量数字化水平,提升履职效能的工作新目标。

集合服务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动能大提升

为产业搭建高水平实验室平台,提供综合服务;到产业聚集地和企业车间现场设立实验室,提供就近服务;和企业一道深入用户端,提供上门服务,是浙江计量院“十三五”集合服务模式的三大创新。

电能表以及相关产业是浙江乃至中国的特色产业,当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2018年实施证书互认新政策后,浙江计量院立即行动,建成了全国第一个OIML国际互认实验室。通过这个实验室,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拿到了电能表产品国内第一张、全球第二张OIML证书。截至目前,电能表国际互认实验室依据国际标准/国际建议开展检测近200批次;帮助企业获得OIML证书2份,节约企业试验成本1000万元。

OIML实验室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质量问题。某企业与特斯拉德国公司刚刚达成采购意向,产品就在国外机构检测时出现了不符合项,订单随时可能作废。OIML实验室接到企业求助后,立即结合国外机构检测标准要求设计出多套测试方案并逐项排查,复现不合格项,并对产品部件逐个解析测试,最终在产品采用的计量芯片上找到原因,帮助企业赶上了向客户重新提交改进产品进行认证测试的时机。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项目组遇到新型单相电能表计量误差一致性和稳定性不高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最后是OIML实验室的专业调校,让项目组在电能表功率因数角差、小信号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

浙江省有印染企业200多家,产量约占全国2/3,行业是正在加紧全面改造提升的10个重点传统产业之一。为使企业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依托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浙江)这一平台,浙江计量院率先在浙江纺织印染行业开展能源计量示范工程建设,以计量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探索了一条以“计量+标准化+互联网”为手段,以“计量审查、标准引领、能效诊断、技术改造、在线监控”综合模式进行闭环管理,帮助企业成功找到能够提升竞争力的转型发展路径。运行一年数据统计,为示范点企业节约生产成本400多万元,减少用电量40万kW·h、污水排放量9万吨、清洁水用水9万吨、化学试剂使用量480吨。

针对苍南产业集聚区天然气流量计企业集中,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70%的实际情况,浙江计量院专门就地搭建产业服务平台,设立了苍南气体流量实验室,给企业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检测服务,使得当地企业交付给用户的天然气流量计不必包装、不出厂门即可完成检测,并附带上有效的合格证书一同交付用户。苍南实验室不仅将检测周期从15天缩短到了1天,还节省了大量的重复包装、运输和人力成本。运行至今,累计“一站式、零距离”检测2万余台件流量计,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超过300万元。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立后,技术人员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野外作业”,需要带着装备深入船坞等制造现场测量、研究分析。浙江新乐造船有限公司在建造LNG过程中,发现LNG核心部件储气罐存放于仓库中腐蚀过快,还在型材成型加工过程中发现舭龙骨、纵舱壁等首尾分段中曲率较大的钢材出现材料脆化现象,严重影响LNG的生产。中心在接到求援信息后,立即组织专家到企业制造现场开展实地检测和技术分析,发现问题分别是由镍元素不足和铬元素超标引起。查出原因后,技术专家又给企业提出了解决方案,生产得以顺利进行。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海洋工程辅助船在进行航行试验时出现主轴轴承润滑油超温报警,中心专家携带海工装备大型零部件精密测量系统现场测量,发现主轴直线度不好,是主轴变形导致轴系与轴承之间的过度摩擦发热,引起主轴轴承润滑油超温报警。


浙江计量院技术专家帮助斯里兰卡电力公司开展电能计量量值溯源

针对浙江企业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情况,浙江计量院除了加强与相关国际技术机构合作外,还专门组织国际服务团队,走出国门提供服务,同时邀请外国客户到实验室见证检测过程。

安特仪表集团等浙资企业把业务做到了东南亚,浙江计量院组织小分队定期赴斯里兰卡、泰国等,现场为企业提供量值溯源、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完善计量标准体系基础建设。

一家企业出口缅甸的电表面临缅甸电力局的特殊要求,浙江计量院立即根据缅甸电力局所提试验要求设计了实验方案,搭建实验装置,并请其到试验现场实地观摩实验过程,增加其对中国产品的信任。

浙江瑞银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荷兰、埃及客户,也都先后被邀请到实验现场观摩见证产品测试。

成绩属于过去,归零再出发。“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浙江计量院人根据建设“重要窗口”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中心工作,给未来5年定下了发展“十个高水平”的新目标:“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水平项目立项、高等级成果涌现、高效率成果转化、高认可品牌建设、高品质服务支撑、高精尖装备投入、高质量基础建设、高起点规划布局、高辨识窗口展示。”“十四五”期间,浙江计量院将建成展示计量科技发展、计量动能强劲的重要窗口。

《中国质量报》【以质取胜|“十三五”新成就】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西柳州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 两会 · 画中有话

  • 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形成全链条产业 ...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起生效

  • 家庭用车需求日益增多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