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全国政协委员杨玉成建议: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

2021-03-08 10:31:18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必须全力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为确保我国粮食绝对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北省副主委、河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的建议》提案。

“种子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农业的‘芯片’。”杨玉成说,截至目前,我国农作物的种质资源储备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水稻杂交优势利用技术国际领先,闻名世界的超级稻品种年种植面积突破1亿亩。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0%。

“虽然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杨玉成说,当前我国种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据介绍,当前我国蔬菜、生猪、奶牛品种选育工作等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没有问题,但在品种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国外的蔬菜种子按粒卖,一粒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国产种子却按袋卖,一袋几元或几十元。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占全球1/6,但选育工作方面差距明显,甚至还处在起步阶段。同时,我国科研主体间分工不够明确,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尚不完善,种子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环节分离,造成育繁推一体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对此,杨玉成建议,要尽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打破现行的条块分割、分散管理的育种科研体系,构建由政府引导,科研院所、高校、种子企业构成的资源集中、分工科学的种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企业的商业化育种技术,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要保护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杨玉成说,要加大对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创制以及育种方法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建设规模化、智能化的农业资源保存与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的有效结合,加快育种能力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

杨玉成建议,设立种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在政策、科研立项、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保证其在新品种选育、基地生产加工等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新品种研发,全面提升育种效率和水平。

“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科研成果转让、资产捆绑重组等,整合种子企业、高校院所资源。”杨玉成还建议,要推动种子企业加快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提高种业科研的集约度和集成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繁育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打造以种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化种子企业为支撑的种业产业集群。

《中国质量报》【两会·提案议案追踪】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打造“泰检易”一站式平台 促进产业 ...

  • 推进区域特色产业质量提升的实践与思 ...

  • 河南省开封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多项措施 ...

  • 山东省宁阳县市场监管局:严禁“三无 ...

  • 两会·长镜头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