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绘就强农富农新画卷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
□ 何数华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市场监管局充分挖掘辖区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按照“建立一个标准化项目、促进整个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培育、建设,发挥标准示范引领作用,描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13公顷多国家级有机蓝莓标准化示范区、160多公顷江苏省有机蔬菜标准化试点示范基地、230多公顷江苏省绿茶种植标准化试点示范园……一个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成为农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提升”。
“公司从成立开始就坚持标准化生产,如今已经16年了,累计投入资金近两亿元。”南京白龙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邱进介绍,该公司有机蓝莓标准化示范基地有130多公顷,具体实施的两项国家级有机蓝莓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考核合格。通过示范区项目创建,基地完善了水肥一体智能管控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立起一整套标准化体系,制定了蓝莓种植、加工相关标准,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在,示范区蓝莓单产产值两万元以上,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年产值增加280万元。“只有高标准才会有高品质,标准化建设提高了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促进了公司品牌发展。”邱进说,目前公司“六步山”品牌有机蓝莓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除销售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外,还在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同样,2019年省级考核合格的南京市严景万茶场,也是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受益者。该茶场不断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通过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标准和增加设施设备等措施,使单产较示范项目实施前增加10%,纯收益增加500万元/年。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抢占了产业制高点,而且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更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村民加入产业发展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我们对蓝莓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和日常管理培训,带动广大农户标准化种植,扩大规模,目前辐射推广蓝莓标准化种植600多公顷。”邱进介绍,公司基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也有效吸纳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户就近就业,每年增加季节性用工260人,人均年收入比实施前提高了6000元。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一个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正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加快区域形成资源利用节约高效、产品质量安全优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农业发展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培训、指导更多的农业市场主体申报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推进绿色、安全、高效标准化生产,助力企业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也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溧水区市场监管局标准计量科负责人表示,今年新增6家农业企业申报江苏省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家企业正处于专家组论证阶段。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