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湖北简称“鄂”还是“楚”? 改名之争引激辩

2011-10-11 09:31:19 中国新闻网

   “湖北简称鄂,还是楚?”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湖北省委省政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透露,将组织专家学者对上述课题进行研究。这意味着民间争论多时的“楚”、“鄂”之争正式浮出水面。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昆满介绍,关于开展“湖北简称鄂还是楚”的课题研究已酝酿有五六年时间。

    流传的段子困扰湖北人

   湖北简称“鄂”的来历有几个说法: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其次,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代,噩鱼大量分布在长江流域,形成了以捕噩为生的民族,称为鄂(古时噩,鄂同音,同义)。

   湖北简称“鄂”因音同“恶”,民间戏说湖北人简称“恶人”。当地流传的段子更让“鄂人”不爽:“鄂”字左上两个口,代表两人发生口角。右边耳朵,代表旁边有耳朵偏听偏信。左下一个亏,代表都吃了亏。说湖北人好斗,不团结,领导又爱偏听偏信,最后的结果是都吃了亏。

   对此,祖籍黄陂的品牌策划专家陈放教授曾给湖北省委负责人写信称,楚文化博大精深,蕴藏于其中的精髓很多,更显湖北魅力,应把湖北简称“鄂”改为“楚”,在他看来,“楚”字,上面两个“木”,“极目楚天舒”,意义似乎更胜一筹。

    湖北商人率先更名为“楚商”

   在这次发布会上,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称,今后在公务活动和政府机关公文中,在对外交往和经贸活动中,凡涉及到湖北商人简称,都将统一称作“楚商”。

   今年7月22日至8月3日,湖北省工商联面向社会开展了湖北商人征名定名活动,有11万多人参与讨论,投票结果显示,在楚商、鄂商、汉商、荆商等10大待定名中,赞成“楚商”的票数最高。

   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就此次活动作出批示,认为该活动效果很好,并决定将每两年召开一次楚商大会,邀请国内外湖北商会负责人及世界各地楚商,以“弘扬楚商精神,打造楚商品牌,促进湖北发展”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赵晓勇表示,统一“楚商”称谓,有利于叫响湖北商人品牌,推动湖北经济发展。

    改名不难,重要是实干

   湖北简称的“楚”、“鄂”之争,已引发激辩。一家网站发起有8000多人参加的投票“湖北将研究省名简称改为‘楚’,您咋看?”结果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支持正方观点“湖北文化源远流长,‘楚’相对于‘鄂’影响更深,将简称改为‘楚’,更能增添城市魅力,给整个湖北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的占47%。支持者认为经济发展要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历史上楚国的主体和核心就是今天的湖北,作为荆楚文化发源地,“楚”作为湖北的简称名副其实。

   而持反方观点:“名字只是个符号,没有实际意义的改简称不仅是瞎折腾,而且浪费公共资源,真正的文化底蕴不是靠改名字就能发生变化的”的占53%。反对改名者认为,各省简称已有定论,枉费财力、人力再行研究殊属无理之举,且不论“楚”非湖北一省能独占。

   有网友表示,楚、鄂只是个称号而已,都可代表湖北,改改不难;更重要的是要实干,要把发展中的湖北改成强省湖北,这不是改文字就可以的。专家们如有心重新扛起楚文化大旗,应多练内功,在发扬壮大楚文化上担当旗手。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