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清远“最老”节孝牌匾展出 于1870年清朝御赐

2011-08-23 17:17:12 人民网

   节孝牌坊见证了当地义门唐氏家族的世事变迁,为研究当时的民俗、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件不可多得的史料。节孝牌匾工艺精美、有云龙装饰,原被镶嵌在清远城区南门街的一座石牌坊上。

    立于1870年为清朝御赐牌匾 被清远城区金鸡岩博物馆收藏

   一块清同治庚年的节孝牌匾日前被清远城区金鸡岩博物馆收藏,记者昨天从该馆获悉,这块立于1870年的清朝御赐牌匾可能是清远市区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牌坊文物了。

   据史料记载,这款工艺精美、有云龙装饰的节孝牌匾原被镶嵌在清远城区南门街的一座石牌坊上,整个牌坊造型优美庄重,为红麻石质构建,榫铆结构,四柱重檐,牌坊立柱四周刻有浮雕图案,上嵌有“圣旨”的匾额,“旌表节孝”、“唐何氏”、“唐蒋氏”等字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清晰可见。

   据记载,牌匾上旌表的“唐何氏”等在其夫去世后恪守妇道,守义三十余年,感动乡亲街坊而立。史料记载清时,清远是北江水路南北的主要货品集散地,集周边地区人文景貌大成于一体。当时的南门街口有座高大的城楼,大圆孔门洞内有一扇厚重的大门,晨夕定时开关。街上立有两座大理石牌坊:第一座牌坊为郭仪长而立,建于清嘉庆年间。正面题字“奕世名勋”,背面题字“名御史”,位于现今中医院门诊部前。

   第二座牌坊由明朝兵部主事朱壁和知县朱琳公孙二人共建,正面由刘汝霖书“科第名贤”,背面由宋铨山书“诒谋绳武”。原是木质坊,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改为石坊,位置在现今农业银行前。

   另有一座规模较小的牌坊就是节孝牌坊。但上述牌坊均已拆毁无影,唯独剩下节孝牌匾幸存民间,近日得以重见天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