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中国文化报:古代艺术品投资的误区

2011-07-29 16:45:44 人民网

    我们对收藏古玩和艺术品投资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让我们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首先说说变现的难度。现在大家都说卖古玩挣钱,买古董挣钱,可是实实在在地说,古玩变现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古玩变现之难在国外市场上非常明确。按照苏富比和佳士得以前的做法,如果今年在他们的拍卖会上买了一件东西,除非这件东西很特殊,一般至少要等5年到8年之后,才接受你送回来再拍,这是一个市场的周转期、循环期。但现在北京的拍卖市场是另一种情况:春季在纽约拍下的,秋季放在北京再拍就赚钱了,这完全是国内市场刺激下带来的影响。

   把古代艺术品作为投资工具,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它的风险:一个是真伪,一个是变现能力。真伪是唯一一个绝对的风险,买假了,肯定血本无归;是真的,那就仅仅是价钱上涨得快慢高低的问题而已。但是不要忘记,艺术品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要让一件艺术品进入市场变现,是一件有难度、讲经验和选时机的事情。

   首先的前提就是投资的作品是不是主流交易市场也就是拍卖市场所认可的东西。举例来说,买了上古彩陶器、唐代的陶俑、明代空白期的青花瓷、清代的外销瓷,甚至是最近火热的海捞瓷,都是真东西,甚至在过去的市场上非常值钱,但是放在现在的拍卖市场里不行,或者是目前阶段不行,如果期望升值或者高回报,那就要谨慎考虑了。如宋代的瓷器,不论是造型、技术还是艺术性、审美上都是非常高超的,但是主流市场就是不接受,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另一个误区是混淆了价值与价钱的概念,很多人把两者等同看待了。实际上,价钱是由拍卖市场制造出来的一个暂时性、地区性的价格标签,是一件商品化的外衣;而价值则是这件作品通过历史与传承而形成的一个认可和共识,更真实,更可靠。如果把眼光更多地放在价钱上,而忽略它的价值,就很容易被市场假象所迷惑,因为价钱是可以被操控、被运作的。比如一枚唐代的铜镜拍卖到了4000多万元,我觉得这个价钱有一点超乎我的想象。如果我也想跟着买铜镜,到了这个水位我就要考虑它的价值和价钱是对称的吗?想想一件商周的铜鼎才卖多少钱!但是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分辨出哪些东西真的有价值,哪些东西仅仅是价值的假象而已,而拍卖公司也会制造这种假象,带动市场的热度。

   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件怡情养性、陶冶精神的高雅活动,并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投资而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但是收藏也讲究一个正确的规划、一份热爱和坚持,以及不断的学习与领悟。认识艺术品收藏的本质、真正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如此,收藏与投资才可以成功成熟,立于不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