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中国“美人鱼”铜雕像 现满族先人原始信仰

2010-07-12 12:53:16 新华网

   中国式“美人鱼”铜雕像(6月27日摄)。6月27日,一尊被誉为中国式“美人鱼”的“东海魔女神偶”铜像在吉林省长春市首次面世。这件铜雕长不足10厘米,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以静中有动之感。据介绍,“东海魔女神偶”在满族先民中是掌管歌舞和记忆的女神。 记者 周长庆 摄

    新华网长春6月30日电(记者 周长庆常亦殊)吉林省长春市一尊被誉为中国式“美人鱼”的“东海魔女神偶”铜像日前亮相,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惊叹。

   这个半人半神的“美人鱼”雕像收藏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文物展室。为迎接来这里参加全国“长白山与满族文化研讨会”的专家学者,6月27日举办了“北方少数民族实物撷萃”展览。作为数百件从民间征集的展品中的一件,这件很小的“美人鱼”引起了轰动。

   这件“美人鱼”铜雕长度不到10厘米,重约半公斤,是女人的头和上半身与鱼的下半身的合体。这件雕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以静中有动之感。雕像鸭蛋形的脸美丽端庄,是一副典型的中国美女脸庞,披散的长发垂过腰部。雕像的双臂向上,平行高举,手心向前,似游泳时准备拨水的动作。腰部以下完全是鱼的下半身形状,有鳞片覆盖,尾巴向左甩出。全身有四个鳍,鳍上除布满条形纹外,靠近身体部分还有美丽的螺旋纹。

   据国际萨满教学会中国唯一委员、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富育光介绍,这是“东海魔女神偶”,它在满族先民中是掌管歌舞和记忆的女神,但其铜雕像过去从未见过。

   富育光说,在中国明、清时期甚至更早的金、元时期,当时在东北乌苏里江流域的满族先人――女真人的一部,在靠近今天日本海(当时中国人称之为“东海”)生活,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和母系向父系氏族过渡时代,他们信仰原始的萨满教,以渔猎、采集和捕捞为生,被称为“东海女真”。其渔民将“东海魔女”作为守护神,将其神偶钉在船舱中舵手身旁,还要经常给她上香、供鱼,以求其保佑渔民航海时驱避风浪、平安吉祥。

   富育光认为,这件雕像造型优美、做工精细,不像是民间所能制作的,当是明清时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专业工匠制造的,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满族先民的原始萨满教信仰,并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海洋文化有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