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 可
被誉为“第三生活空间”的汽车座舱与被称作“精子杀手”的邻苯二甲酸酯,第一次在研究领域的“邂逅”,出现在标准里。
近日,经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批准,由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团体标准《车内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以下简称《测定方法》)正式发布,填补了车内邻苯二甲酸酯采样测定方法的空白,为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标准起草组专家、中汽数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朱振宇介绍,《测定方法》为车内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提供了检测方法依据,可帮助汽车行业了解车内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水平,进而为其暴露水平、健康影响等研究提供基础,对保护驾乘人员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迅速普及,汽车座舱已成为人们的“第三生活空间”,车内空气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我国在2011年发布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的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浓度作出了限值要求。
“除了VOC之外,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对人体的危害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据朱振宇介绍,SVOC主要包括二噁英类、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等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以气态或气溶胶两种形态存在。
作为SVOC中的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用作增塑剂。增塑剂是材料加工中极其重要的助剂之一,是迄今为止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助剂,普遍应用于玩具、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电子与医疗部件、化妆品以及食品包装等人们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中,尤其在塑料制品中普遍存在。
“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朱振宇表示,由于汽车座舱内饰中用到大量的塑料,车内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需要引起重视。
“此前,我国缺乏针对车内邻苯二甲酸酯的采样测定方法,导致车内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朱振宇说,《测定方法》规定了汽车座舱内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为汽车行业了解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水平和开展相关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