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品牌风采>>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墙“亮”相 CITY WALK 新去处

2023-07-25 14:36: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入伏后傍晚的CITY WALK,避开太阳余晖的炙烤,是很多人纳凉的选择。每天晚上7点半,同仁堂科技公司位于赵公口桥南侧的厂区外墙上,便会准时亮起一溜由51个灯箱组成的灯带。

image.png

“灯带不仅能照明,还能了解同仁堂的历史和产品知识。”路过此地居民说。

经过提升改造后,这条近两百米的中医药文化墙焕新亮相,成为居民了解中医药文化的便捷窗口。

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同仁堂历来重视文化的力量。“两个必不敢”、“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等均是经过提炼、久负盛名的文化理念。早在十几年前,同仁堂科技公司便与属地街道合作,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墙。这道墙见证了同仁堂科技公司从南三环边上的制药厂成长为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团的历程,也是企业践行传播中医药文化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

image.png

为了更加全面地展示同仁堂品牌与品种,传播中医药文化,提升展示效果,同仁堂科技公司在东铁匠营街角公园景观提升工程的统一规划下,对原有的中医药文化墙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对展陈方式进行重新设计。

image.png

“焕新”后的中医药文化墙,新增了同仁堂集团以及同仁堂科技公司近年来改革发展亮点展示,除了文字和图片,观众还可通过二维码,浏览企业官网、官微,观看企业宣传片。

image.png

在文化展示板块,“同仁堂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同仁堂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同仁堂微丸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也一一上墙。“一块驴皮要经过90天、20道工序才能变成阿胶。” “一粒西黄丸才有绿豆那么大,还得包含十几种药材,过去全靠师傅一点点摇出来。”行人被同仁堂药匠们的精湛技艺所吸引,驻足观看,连连赞叹。

不管是同仁堂制药技艺,还是“非遗”文化,最终都要以产品的形式呈现。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永盛合阿胶、生脉饮、加味逍遥丸、愈风宁心片、壮腰健肾丸……24个知名的同仁堂大品种和适应症悉数亮相。

随着灯光亮起来的,还有大家对产品的好奇心,一场场发生在居民之间的、随机的用药知识问答就在街边展开。

image.png

“安宫牛黄丸治疗的是热闭之症,不适用于寒闭之症,不能乱吃,必须遵医嘱服用。”

“感冒清热颗粒也在这儿呢。我们家里老备着两包,大人孩子感冒了,就热热地冲一杯。”

“我还听说一个服用小窍门,最好别用100℃的开水冲服,会让药品中的有效成分挥发,降低药效,一般用60℃左右的温开水冲服就可以了。”

很多住在企业周边的老职工,也前来参观更新后的中医药文化墙,“看到公司发展得这么好,我是打心底里高兴,希望同仁堂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据了解,同仁堂科技公司将根据企业改革发展近况与节气养生特点,动态更新中医药文化墙内容,并适时与街道举办中医药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体验。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大暑:美食上桌

  • 2023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 ...

  • 重庆彭水县市场监管局强化食品抽样检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抓好“三个 ...

  • 探营上汽奥迪都市店:一汽奥迪工作人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