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热点资讯>>

绿色能源“照亮”乡村振兴路

2023-03-07 16:08:38 中国质量报

□ 新华社记者 周思宇

初春时节,万物竞发,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市城口县处处显现着生机。在城口县海拔2500米的高山上,积雪尚未完全消融,中广核重庆城口咸宜光伏项目二期建设正酣。

上午10点,城口县咸宜镇村民冯家付正在焊接光伏支架,和他一起干活的还有周边乡镇上百名群众。项目建成后,15万块光伏板将熠熠生辉,成为带动共富的“阳光银行”。

城口曾是重庆市最偏远、最落后的县之一,被列入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城口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

“受高山台地地形限制,山下土地资源匮乏,咸宜镇、蓼子乡、鸡鸣乡3个乡镇的不少群众在山顶种植中药材,由于交通不便,乘车到半山腰后只能步行,往返需要8小时。”重庆市能源局派驻咸宜镇帮扶干部魏成亮说,打通到山顶的道路,曾是咸宜及周边乡镇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

咸宜新能源项目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了发展良机,据魏成亮介绍,2022年4月,当地依托项目新修道路约20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

项目还带动群众增收。“村民在咸宜新能源项目做工一天有200元,一年下来收入六七万元,还方便照顾家里老小。”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事务中心派驻咸宜镇环流村第一书记秦旭说。

城口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典型高山峡谷和高山台地地形。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当地尽可能利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小对生态的影响,更好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我们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态环境,要求企业按‘新能源+农文旅’模式高标准进行咸宜新能源项目开发,努力打造‘新能源+高山特色种养+休闲观光旅游+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实现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魏成亮说。

光伏项目配套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地两用”;风电项目变成“风车花海”,打造文旅“网红打卡点”;城口大巴山新能源科普基地将于今年全面开建……

“产业兴则百业兴,要把无限的‘风光’资源变成蓬勃的‘风光’产业。”重庆市能源局局长王祖勋介绍,重庆市已规划建设城口大巴山新能源基地,近中期开发规模约50万千瓦,总投资约30亿元,年发电量约7.5亿千瓦时。

截至目前,城口已建、在建新能源项目规模达26万千瓦,总投资15亿元,吸纳本地务工人员近500人,新能源已成为城口绿色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城口县将围绕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县,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力争全面建成“大巴山碳谷”。同时不断向纵深推进新能源与农文旅深度融合,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河北省威县大力推进建设新能源产业集 ...

  • 2023两会·两会长镜头

  • 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呼吁社会各界更好 ...

  • ​江苏省特检院立足技术优势,面向企 ...

  • 浙江省安吉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对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