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青海省消协发布开学季消费提示

2024-09-02 12:39: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秋季开学,书包、文具等学习所需的物品随之热销。青海省消协发布开学季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提升自我保护和消费维权意识。

选购学习用品:质量为重,严格把关

在选购文具、书包、包书皮等学习用品时,务必拒绝具有危险性或者可能产生不良诱导的产品。

一是了解经营商家资质: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商超或网购平台购买;二是查看产品标签信息:仔细查看是否标明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许可、生产日期、合格标识、使用须知等信息;三是对比售后服务条款:优先选择售后服务完善、保障承诺范围较全面的产品;四是观察产品实际情况:收货时检查产品是否有明显的异味和做工问题,警惕色彩过于鲜艳、造型奇特或带有特殊香味的产品。

盲盒产品消费:理性适度,杜绝盲从

近年来,以卡牌、玩偶手办为代表的盲盒产品在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广大学生们要学会理性对待盲盒消费,家长们也要注意对孩子进行适当引导

一是了解销售规则。购买前查看商家是否对产品名称、种类、价值范围、限量品投放数量、抽取规则和概率等关键信息进行公示,谨防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二是关注盲盒质量。购买后仔细查看产品的材质、做工、标识等质量状况以及成分表、警示说明等重要信息,确保商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三是适时干预引导。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出现盲目跟风和成瘾的心理,家长们要适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理解和肯定,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家庭活动,理解物品的价值和金钱的意义,防止孩子沉迷盲盒。

培养消费习惯:量入为出,消费有度

广大家长应以培养孩子良好消费习惯和勤俭节约美德为导向,帮助孩子养成科学、正确的消费习惯。

一是加强日常教育。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消费,做到量入为出、消费有度;二是履行监管义务。掌握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避免孩子出现游戏过度充值、打赏主播、网购纠纷等问题或落入非法校园贷、消费贷等金融消费陷阱;三是妥善保管资金。对家中的现金、账号、支付密码等进行妥善保管,尽量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降低孩子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青海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妥善保存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相关凭证、聊天记录及经营者基本信息。发生消费纠纷时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处理,协商无果时,可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