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执法>>

塑料购物袋冒用他人商品条形码 宁夏银川一超市被处罚

2024-08-14 14:59:0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商品条形码的使用可以提升生产与管理效率,方便商品信息快速识别与录入,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冒用商品条码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及相关信息产生混淆,损害公众利益。

近日,宁夏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兴庆区分局在检查辖区一超市时发现,该店使用的塑料购物袋上印制的商品条形码扫不出产品信息。经执法人员在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条码追溯”微信小程序查询,该条形码为桐城市某公司产品,且该商品条形码已于2012年注销。

image.png

经调查,该超市使用的塑料购物袋是其委托第三人生产,购物袋上标注超市名称及地址,并在未经注册取得中国商品条码的情况下,在“塑料购物袋”上冒用桐城市某公司已经注销的商品条形码。

根据《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未经核准注册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或伪造商品条码的,或者使用已经注销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责令其改正,处以30000元以下罚款。”执法人员责令该超市停止使用该批塑料购物袋,并作出当场处罚。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平时选购商品时可以使用“条码追溯”微信小程序来扫描商品条形码分辨真伪,预防上当受骗。同时,生产者、经营者不得使用未经核准注册或已注销的商品条码,不得冒用、伪造商品条码。

(来源: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