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必看!液化石油气瓶“十严禁”“三承诺”

2023-09-25 10:39:13 福建市场监管

为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充装、检验环节安全监管,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筑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现就加强液化石油气瓶安全监管,要求落实“十严禁”“三承诺”。

落实“十严禁”

▲一是严禁未取得制造许可或者不具备生产条件仍从事气瓶、气瓶阀门生产;

▲二是严禁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气瓶充装活动;

▲三是严禁在液化石油气瓶中掺混二甲醚;

▲四是严禁未按照规定实施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

▲五是严禁违规对非本单位办理使用登记气瓶、超期未检气瓶、不合格气瓶、超出设计使用年限气瓶或“黑气瓶”(经翻新的报废气瓶或来历不明的气瓶)进行充装;

▲六是严禁在气瓶液相阀加装转换接头;

▲七是严禁对无法通过手机扫描查询信息的气瓶进行充装;

▲八是严禁将报废气瓶未经消除使用功能处理,而销售、交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九是严禁未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开展气瓶定期检验和安全评估、进行耐压试验、处置报废气瓶、更换气瓶阀门;

▲十是严禁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气瓶充装、检验活动。

签订“三承诺”

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充装、检验等三类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做到严格依法管理,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如违反法律法规,将接受严厉的行政处罚,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督促有关企业于9月底前签订《液化石油气瓶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承诺书》《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安全承诺书》《液化石油气瓶检验单位质量安全承诺书》(见附件),并张贴在现场醒目位置。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充装、检验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十严禁”要求。对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充装、检验等三类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从快从重打击,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建设质量强县 振兴县域经济——河南 ...

  • 集美家居中秋国庆优惠活动

  • 岚图以卓越品质为用户创造价值

  • 靠数据让“一粒良种”变成“一碗好饭 ...

  • 砥砺前行 再创“徽”煌——安徽省特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