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黑龙江省伊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发布预防养老诈骗风险消费提示

2022-07-15 18:16:4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守护老年消费安全,共促消费公平,黑龙江省伊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要科学、理性消费,增强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警惕各种老年消费陷阱。

一、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广大老年消费者在消费时要注意不随意透露家庭住址、经济收入等个人信息;不下载不明软件、点击陌生信息、邮件和不明链接等广告,不要轻易将手机给他人操作;不浏览带病毒的网站,更不要轻易输入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以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在防范警惕电信诈骗方面,如接听电话后对方有汇款、转账、垫资、提供银行卡号、回复验证码等要求时,不要轻信。遇到冒充政府、银行等工作人员进行开通账户、转账汇款等操作时,要及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核查。如遇到网上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浏览用户协议、隐私保护协议等内容,谨慎填写个人信息,注意识别虚假信息、妥善保护私人信息并认真阅读和保存交易规则。

二、理性选择理财渠道

广大老年消费者要时刻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参加来历不明的助老服务活动,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公司提供的免费参观、免费旅游、免费试用等隐形消费项目。进行投资理财时,要选择银行等正规渠道,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多重因素选择投资理财产品,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高回报率的宣传,拒绝一切高利诱惑,防止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三、端正保健消费理念

保健食品属于特殊食品,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限制,老年消费者应根据体质状况,选择适合的产品,不要盲目食用;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进行治疗,对于身患疾病的消费者,切勿讳疾忌医,切勿以食代医;选购保健食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销售场所购买,并认准产品外包装上保健食品标志(蓝帽子)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遇到各种推销时,要理性判别,不要贪图小恩小惠,轻信所谓特效药、神药、高科技、免费诊疗等虚假宣传,警惕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四、慎重选择养老机构

要警惕不法商家或个人打着以养老服务、养老项目、养老产品、养老保险等各种养老服务的名义,收取存款、集资,要通过正规途径选择养老机构,要注意查看该养老机构的相关资质,并实地察看设施条件和真实服务水平,尽量先体验作比较后再选择。当发现养老机构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投诉或举报。 

五、依法主动理性维权

老年消费者无论通过何种渠道消费,要主动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购物发票等购物凭证;网购时要注意留存购物痕迹,妥善保存好付款凭证、合同或协议、宣传单等。如遇消费纠纷,要积极与商家理性协商,协商不成时,可拨打电话12315进行举报,也可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进行投诉。(供稿:黑龙江省伊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半年工作撷英

  • 重庆市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陈家桥街道 ...

  • 江苏省港口集团“南京—太仓—海防— ...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五爱村的高 ...

  •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铜山镇90兆瓦光伏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