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执法>>

售楼处竟“偷拍”了10万张人脸头像!开发商被罚25万元

2021-08-04 20:25:25 中国消费者报

刷脸进站、刷脸支付、刷脸考勤、刷脸解锁……刷脸虽然方便,但有些商家可能已经把你的人脸信息“偷走”了。

售楼处摄像头“不对劲儿”

执法人员一查竟然发现10万余张被“偷拍”的人脸头像

今年4月,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杭州某置业有限公司在其楼盘售楼部现场的多台摄像头中,有4台摄像头的外观与平常的安防摄像头明显不同,这引起了执法人员的高度警觉。

执法人员随即找到该处负责人,要求登录系统后台进行查看。果然,在营销办公室电脑的系统后台中,执法人员找到了被“摄像头”(人脸抓拍机)记录下的人脸头像,其中就包括了执法人员刚才进入售楼部时的头像,数量达10万余张。

执法人员立刻固定证据,并对相关人员展开询问调查。

消费者签完购房合同被再次人脸识别

开发商据此奖励分销商或推荐人佣金

《中国消费者报》了解到,为促进销售,该开发商开展了全民营销、老带新奖励、中介分销转介营销活动,并于2020年11月通过安装摄像头人脸抓拍系统识别区分案场访客的来源。

每当有来访人员到达售楼处,4台人脸抓拍机就会抓拍记录下来访者的人脸信息,并储存在服务器上。

在消费者签订购房买卖合同时,开发商会通过消费者身份证信息和再次人脸识别,匹配出其首次到访时间、到访次数等信息,用来区分购房者的来源渠道,并据此与分销商或推荐人结算佣金奖励。

告示牌提醒进入视频监控区域

但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目的和范围

自2020年12月9日起,售楼处入口处开始摆放“本售楼处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您已进入视频监控区域,我们承诺保护您的人脸等信息安全……”的告示牌,在人证对比机旁也摆放了“刷证时会采集您的人脸及个人信息,用于查询来访记录和签约管理,我们承诺保证您的人脸等信息安全……”的告示牌。但都没有明确告诉消费者收集、使用信息的真实目的和范围。


人证对比机旁的温馨提示。

执法人员也随机抽取了部分购房者了解情况,他们均表示对个人信息被采集和使用的情况毫不知情。

人脸采集未经消费者同意

侵害消费者权益

开发商被责令改正并罚款25万

该公司在其售楼处未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真实目的和范围,采集人脸信息的过程也未经消费者同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近日,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管局对此案依法作出处理:责令改正并罚款25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也有相关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特别提醒: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时,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若发现可疑摄像头“偷”取个人信息等情况,可直接联系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王海琳)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香!甜!玉屏“水果宴”约吗?

  •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切实将“我为群众办 ...

  • 河南省计量院技术援助灾后重建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充分发挥水田资源 ...

  • 河北唐山市滦南县大力推动果品业提档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