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奶商指数报告》发布
公众日均摄入乳制品量达历年最高
本报讯 (记者 贾润梅)近日,《2024中国奶商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外发布,2024年是中国奶商指数调查开展的第7年。《报告》显示,今年,国民喝奶意识、知识与行为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中国奶商指数从喝奶意识、喝奶知识、喝奶行为3个维度,通过指数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公众摄入乳制品的表现和特征。自2018年起,中国奶商指数稳步攀升,持续向好。《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奶商指数得分为66.8分(100分制),较上年增长2.7分,为近年来最大增幅。
数据显示,公众喝奶意识指数为89.6,比去年增加了5.6,为历年最大增幅。喝奶知识指数为58.7,比去年增加了2.7,为6年来最大增幅。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对喝奶的好处、牛奶营养成分的认知有显著的提高,蛋白质和钙仍享有最高认知度,膳食纤维和脂肪的认知率提升最多。喝奶行为指数为54.9,增幅稍显平稳,但已经显露出积极的变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中国居民每人每天摄入乳制品300~500克。调查显示,达到这一标准的公众比例为35.6%,比去年增长11.5个百分点,为历年最高。公众平均每日摄入乳制品约266克,为历年最高。75.7%的公众能够做到每周至少5天摄入乳制品,但能够正确认知到每天应摄入300~500克的人不足六成。总体上看,公众喝奶现状呈现出摄入量更多、达标率更高、喝奶更普及的趋势。
在消费人群上,1995—2009年出生的Z世代奶商指数为67.1,略高于平均水平;喝奶达标率为35.9%,同样略高于公众总体水平。而成为父母的Z世代奶商指数高达67.7,喝奶达标率也更高,为37.9%。值得注意的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和乳糖不耐受人群,Z世代专门购买功能性乳制品的比例相对更高。
据了解,《报告》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发布,调查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窦攀认为,近年来,我国居民越来越懂奶,也越来越会喝,大家对乳制品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和期待。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