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龙板栗产业在产业基础、发展质量、市场活力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实现全面跃升
让板栗更香甜乡亲更幸福
□ 本报记者 丁 莹
近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北京发布新华·青龙板栗产业发展指数。该指数显示,青龙板栗的产业基础、发展质量、市场活力和品牌影响力4项指标实现全面跃升,产业呈持续稳健发展态势。
据介绍,青龙县地处北纬40度黄金板栗生产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栽培的板栗具有色泽光亮、细腻香甜的优异品质,享有“京东板栗王”美誉,不仅在国内主要城市占有很大市场份额,还深受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青龙县板栗栽培面积达6.67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一;年均产量约6万吨,常年出口量5000吨;年实现产值近1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板栗收入超过2900元。
新华·青龙板栗产业发展指数依托青龙县板栗品牌建设中心开展板栗价格监测,真实反映了市场价格走势。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青龙县板栗产业加速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速显著。产业规模、效益、质量和品牌打造水平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为该县乡村振兴装上强力引擎。
在产业基础指数上,青龙板栗多点发力释放产能,产业基础结构升级成效明显,向保规模、提品质、增效益方面转变,产业发展规模与效益呈较强增长势头;在发展指数上,青龙板栗产销两端齐发力,该县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推进优化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代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和网络直播等现代营销手段销售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大幅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市场活力指数上,得益于不断夯实的电商基础,青龙板栗表现亮眼;在品牌影响力指数上,青龙板栗品牌热度凸显,品牌公信力整体持稳运行,其中,在主流媒体评价、社交网络评价及消费者评价方面均表现良好。
近年来,青龙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林果、杂粮、食用菌、畜牧、中药材五大县域特色产业,其中,板栗产业承载着该县乡村振兴的发展之梦,也是青龙县打造特色农业强县的重要支撑。为推进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青龙县强力推进产业上规模、提品质、创品牌、促消费,特别创建了“青龙板栗”这一区域公共品牌,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包括在美国纳斯达克广场的大屏幕上展播“中国河北·青龙板栗”宣传片等,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利用电商平台赋能青龙板栗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培育产业是一个系统性长期工程,这次青龙板栗指数的发布,就是一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创新实践。”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秘书长路亚洲说,推动青龙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在厚植产业发展基础、完善产业内外结构、孵化创新创业生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孵化龙头企业集群5个方面统筹推进。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板栗生产国及出口国。2018年以来,我国板栗年产量一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占全球总产量的逾90%;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板栗出口额达8160.9万美元,同比增长13.2%,占全球80%以上。现阶段,我国出口海外的板栗多是未经深加工的初级产品,且在贮存保鲜技术及品牌宣传推广方面有待提高和加强。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产业安全处副研究员韩啸建议,聚焦品牌创建,着力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一揽子”目标。
面对国内板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青龙县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用数据引导青龙板栗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不断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