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添动能 产业新机遇
恒山黄芪产业迈开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润梅
“我们利用黄芪降低皮肤黑色素的特性,通过现代提取技术和制备工艺,将其加工成黄芪手工皂、黄芪水液和黄芪乳液三种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护肤的美白需求。”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朱浩宇介绍的恒山黄芪亮肤旅行装,让在场人员眼前一亮。
近日,一场恒山黄芪新品研发大赛暨精深加工论坛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举行。黄芪泡腾片、黄芪茶、黄芪啤酒、黄芪洗护套装、黄芪粗粮饼干、黄芪荞麦乳茶、黄芪祛垢牙粉等近20款黄芪创新产品将传统产业与全新市场需求结合,唤醒了恒山黄芪生机与活力。
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发展潜力大
在目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药食同源目录物质中,就包括2020年初发布的黄芪、党参等9个处于试点期的物质。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药食同源功能食品消费需求总量持续上涨,年增长率由5.4%提高至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食品门类。
“大众对黄芪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其实黄芪的好处还有很多。”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教授李震宇表示,黄芪主要药性成分为皂苷类、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功能活性,为黄芪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
随着大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众多科研院校、相关单位加速研发黄芪新品,推动传统黄芪产业发展提质焕新。
“这是一款复合型乳茶饮品,充分考虑了现代年轻人对奶茶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部分年轻人养生的潮流。产品利用黄芪、苦荞、牛乳为主要原料,带有浓郁的乳茶风味和黄芪淡淡的清香。”来自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付群梅介绍其团队研发的芪荞乳茶产品时说道。
“我们以黄芪为主要原料,研发出具有创新特色的黄芪泡腾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团队介绍,黄芪泡腾片不添加糖类成分,溶解后澄清透明,风味良好。
活动现场,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馨怡在推介黄芪酥时说,当下国潮设计的网红点心火爆社交圈,“Z世代”人群对低脂低糖等食品也愈发关注。
努力让恒山黄芪品牌“叫得响”
我国黄芪种植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北、吉林、山东等地,但道地产区以山西、内蒙古、甘肃和陕西为主。恒山黄芪便是山西黄芪的代表,恒山黄芪被誉为“正北芪”,在大同市浑源县的恒山脚下,已经有千年的种植历史,近2万公顷的种植面积也让浑源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黄芪之乡”。
虽然恒山黄芪品质优良,但当前还面临加工程度低、有价无市、知名度不高等难题。有21年种植黄芪经验的吴永林是当地的黄芪产业大户。他直言,目前只做黄芪切片生意。一位当地商户告诉记者,黄芪切片的利润是黄芪深加工产品的两倍,“和朋友一起做过相关深加工产品,但没人买,做了不到一年就停了。”
提升标准,让恒山黄芪“站得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全面提升恒山黄芪种植水平,进行优良种质的筛选、杂交育种、提纯复壮等,建立恒山黄芪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优质种苗的高标准繁育和产业化生产。”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丽娅看来,恒山黄芪产业标准还有待提升,同时要加强产地初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采用规模化、现代化黄芪清洗、切片、粉碎技术替代传统工艺方法对黄芪进行初加工处理。
把握机遇,让恒山黄芪“走出去”。刘丽娅表示,恒山黄芪既要提品质,也要转路径。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放大黄芪产业价值,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抓住产业新风口,加强黄芪系列预制菜研发,是恒山黄芪发展的新路径。
多方发力,让恒山黄芪“叫得响”。近期,浑源县政府正携手农业电商平台“一亩田”开展恒山黄芪市场品牌建设系列活动。“我们将发挥企地联合优势,瞄准恒山黄芪产业数字化、品牌化、市场化等目标,合力擦亮恒山黄芪名片,为浑源县产业振兴提供全新动能。”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彭南峰如是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