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开始,海量的生效裁判文书允许在国家司法网站公布。此后,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法律服务+互联网”的企业大量出现,试图以“快速找律师”方式改造传统的法律服务行业。经过几年发展,结果却与最初设想产生较大偏差。
公开司法网站数据显示,我国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类公开文书超1.23亿篇,文书查询总次数突破714亿次。不同于传统的法律数字化资源,法律大数据意味着更大规模量级的数据量,更为重要的是法律大数据不仅是满足传统数据库所做的单纯的法律信息汇总和整理,法律大数据更为核心的功能在于做出预测。所以,法律服务当中的核心,无论企业、个人或者专业法律人,获取纠纷的有效对策才是体现服务产品价值的部分。
但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无论是从律师专业度的客观性、擅长案件类型,还是从缩小用户认知差、帮助问题快速定位来看,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为有效解决行业问题,已经入驻华为、小米、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等各大应用商店的得一策APP尝试从解决需求端症结出发,以“法律微报告”模式输出专业纠纷策略,对全面、实时更新的法律大数据智能化分析,让用户形成对案件案由、代理律师、判决结果、影响因素等的全景图,既达到案例有效应对策略获取,又能对纠纷中各方权责有清晰的价值判断。
得一策APP的发布,是团队在法律服务智能化方向的坚定尝试。在过去十年,团队聚焦法律智能化软件和法律大数据应用两大领域。依托于创始团队在法律信息化领域的地位和探索,得一策APP以大数据技术革新法律服务行业,实现用户诉求智能化分析与解决方案推荐,创造法律行业“法律智能化工具服务+法律知识普及”新增长模式。
得一策创始团队介绍:“法律大数据更为核心的功能在于做出预测。经过海量的数据分析给到各种类型的建议,实现人人都能用,这才是法律大数据服务产品的核心价值。让服务回归服务,便是法律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
声明:本文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