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大奇迹”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概览
□ 本报记者 何 可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今年的大会恰逢特殊“时间节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风雨、见彩虹,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作为国家立法机关,这一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成果丰硕,编制完成立法规划,统筹安排本届5年立法任务,规划包含130件项目,其中一类项目79件、二类项目51件。一年里,共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决定提请大会审议法律案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正在审议中的法律案18件。
“这些重要立法,有不少亮点。”娄勤俭举例说,比如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修改公司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修改慈善法;为加强对外交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对外关系法,修改民事诉讼法等。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内外各方面均十分关心中国经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行使国家立法权,为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娄勤俭说,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以高质量立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世界大国之间在5G、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竞争愈加激烈,一些国家甚至采取制裁、“脱钩断链”“去风险”等极端的手法。如何看待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娄勤俭说,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交叉融合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在科技领域出现竞争是正常的。中国主张,开放合作才是探索科学前沿、推动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科技竞技场应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损害全球产业发展,拉大全球发展鸿沟。
“中国在本世纪初曾经希望通过国际合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共同研发一套卫星导航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展缓慢,陷入僵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不得不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广泛应用,赋能各行各业,融入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娄勤俭说,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坚持自立自强,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关键是要加强科技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
“我们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娄勤俭说,下一步,全国人大将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立法,特别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有关伦理、道德、安全等重要问题,不断完善科技法律体系。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