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中国质量(成都)大会>>

质量潮涌 鹭岛扬帆——福建厦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观察

2023-08-30 16:44:35 中国质量报

质量潮涌 鹭岛扬帆

——福建厦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观察

在夏末初秋的福建省厦门市,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这里愈发高涨的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愈加嘹亮的高质量发展进军号。如今,一系列国家战略在此交汇,一连串重大政策相继部署推动,全力推动厦门迈向高质量发展高地。厦门,这座底蕴厚重的城市,正紧握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崭新姿态奋力转型、勇毅前行,“鹭岛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徐徐舒展开来。

率先成为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首批成为“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地方”并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在福建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获七连“A”;被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福建省首个也是唯一获得该称号的城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大厦之门”的城市质量竞争优势和群众质量获得感日益提升,走出了一条高水平的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厦门无疑抓住了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突破点。


福建厦门市质检院牵头“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图为承办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活动现场。

亮眼答卷,彰显健全质量共治体系

奋楫争先,勇立潮头,时空航船驶到2023年。一组数据折射出厦门质量共治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成效:在福建省对市级城市2022年度质量工作考核中,厦门市政府得98.211分,并已连续7年获评A级;厦门市产品质量优势明显,工业产品、食品、水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均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蔬菜、畜禽等主要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厦门市注重顶层设计,实现质量工作“5个纳入”,即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市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和全市促发展惠民生政策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促转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放眼今天的鹭岛,一个个以质量取胜的鲜活故事不断上演。

在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从加工车间、船坞到船台,都呈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多艘船舶的施工作业正在同步推进。该公司生产现场负责人表示,造船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

与厦门市质检院深度合作的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成长迅速。2022年,海辰储能实现“国内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和“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两项排名第一,出货量增速达到4000%,今年的出货增速将超过500%。按照产能释放规划,2024年产能将达100GWh,2025年产能达135GWh。

这些企业通过提升质量赢得订单、创造利润,同时,又在利润牵引驱动下提升质量,形成了提升质量创造利润、利润带动提升质量的良性循环,也构成了厦门抓好质量工作的微观基础和内生动力。而这种依靠提升质量不断赢得订单的经济活动,也恰恰证明了,质的有效提升可以引领量的合理增长。

近年来,从出台质量领域指导性文件,到持续打响优质“鹭品”品牌,从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并入驻厦门自贸片区台商发展服务中心,到打造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厦门以“大质量”筑格局、以“好品牌”提层次、以“高标准”上水平、以“强基础”优效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厦门以先进标准引领质量升级,积极掌握标准话语权。厦门市累计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9项,多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承办“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会议”等多个国际标准化活动。厦门市各有关单位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68项,数量居全省前列;累计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3项,福建省标准贡献奖12项。目前,厦门已建成11个国家级、3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以标准化引领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促进厦门服务品牌区域化、国际化发展。

对厦门来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重塑的是整个经济体系与产业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厦门抓好质量工作,是对自身短板的一次全面检视,更是一种优势再造。

率先引领,烘托浓郁质量创新氛围

在福建省率先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推动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质量强市建设 加强质量强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质量、品牌、诚信等创新举措,助推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府质量奖激励政策,厦航成为全国服务业首家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率先开展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活动并成为全国试点城市;率先开展企业质量诚信建设,获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奖”;率先开展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成为全国典型……多个率先,透视出厦门活跃的质量创新氛围。

科技创新是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基础,是提升市场监管能力的重要助力。2022年,厦门市质检院牵头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8家单位,围绕未来显示产业开展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攻关,从芯片衰退机理出发,研制智能高精度检测与校正仪器,结合集成计量技术及检测与评价标准体系研究,解决生产工艺全链条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问题。搭建“Mini/Micro LED超高清显示NQI集成应用在线示范平台”,创新线上线下NQI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等,助力Mini/Micro LED超高清显示产业发展,为我国从“显示大国”到“显示强国”转变贡献力量。

在质量创新氛围引领下,厦门企业质量转型创新案例不断涌现,厦门国宇在行业首创“以健康为中心,文化品质双驱动”健康100质量管理模式;厦门狄耐克首次实现从产品、服务质量到质量的协调性、一致性、数字化发展,赢得顾客和市场的信赖;厦门地铁开启了基于数据分析的设备全寿命周期可靠性管理研究,提高了电客车设备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厦门立林主动推进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解决了信息传输不及时、数据整理延迟、企业经营管理过于依赖人工等一系列等质量痛点……

近年来,厦门市质量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R&D(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超过3.2%。支持企业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71项,同比增长44.5%。新登记技术交易合同7271项,成交金额134.2亿元,同比增长5.58%。新增5家全国供应链创新应用示范企业,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工作获国家正向激励。设立大陆首家全国性台商基金,成立大陆首个台企金融服务联盟。新认定高层次人才1819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1.59%。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许国华(右一)为厦门市质检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顾问颁发聘书。

服务发展,促进质量成果全民共享

质量提升的根本落脚点还是服务发展、惠及民生。近年来,厦门一直在探索开展全民质量教育活动,每年参与“质量月”的企业超过1000家,参与的一线职工超过1万人次,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厦门建设了福建省首家质量文化主题公园、率先在福建省推出质量科普研学路线等创新做法,为一株株质量“幼苗”浇灌甘泉。连续6届组织质量品牌故事大赛,挖掘企业质量品牌故事300余个,大赛影响力和知晓度不断扩大,让品牌为城市代言,唱响“厦门质量”。以开展“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厦门举办广场宣传活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宣贯知识竞赛、质量开放日、市民“书画 摄影 征文 视频”质量四联奏、质量主题夏令营、闽南古建筑工匠大赛、电梯安全演练等特色活动,推出质量惠民、质量便民的实招硬招,共同推动质量社会共治,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共筑诚信社会环境。

“以质量满意度监测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的推进,是质量提升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厦门市积极构建“品质厦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产品合格率统计调查,建立地方产品伤害监测体系、质量舆情监测制度,建立以市民质量满意度、服务业顾客满意度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质量测评体系,推动公共服务由政府部门“端菜”向由市民“点菜”转变,从市民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着眼,不断完善区域质量信息收集-反馈整改-协同提升机制,形成质量共谋、发展共促、社会共管、成果共享的质量治理格局。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座城市市场活力的重要指标,是撬动就业等诸多民生议题解决方案的有力杠杆。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问题,近年来,厦门作为在福建省率先启动面对中小企业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城市,通过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强化数字赋能,在福建省率先建设并完善“e鹭协同”服务平台、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下服务大厅,打造企业NQI“会客厅”,建立了“十个一”“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场景,定期推出定向服务、巡回问诊、质量攻关等“到家”服务套餐。同时,针对区域内产业质量薄弱环节,厦门开展助企攀登行动、质量提升项目制、质量公益巡回问诊、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行动、市场培育行动、标准引领行动、放心消费行动等,为企业加快升级铺就通途,推动质量供给水平整体提升。

在标准化助企方面,近年来,厦门市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在标准制定修订方面,对本市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作为起草单位(排名前五)制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给予40万元至100万元奖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厦门市标准化资助资金总资助额达3.6亿元。通过资金扶持,极大地激发了厦门市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热情。

蓝保(厦门)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是集水处理剂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经营以及资源回收再利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环保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先后主导制定GB/T 39301-2020《电镀污泥减量化处置方法》等5项国家标准。“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废弃资源(含危险废物)处置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操作要求,指导行业通过技术提升、工艺优化和节能改进,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达到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一举两得。”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品质至上,熔铸先进质量发展理念

近年来,厦门市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品质厦门”城市新名片,挖掘品牌资源,壮大品牌数量,优化品牌结构,提高品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提升带动品牌提升,以品牌提升带动产业提升,以产业提升带动品牌城市提升”的特色发展道路。

厦门市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截至目前,厦门共有1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7家企业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其中两家为提名奖),23家获得厦门市质量奖,累计有31家次企业获得各级质量奖。厦门市多矩阵提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培育一批复合型质量领军人才,组建全省覆盖面最大的首席质量官联盟,2022年新增获证首席质量官283人,全市累计2271名首席质量官获证,数量位列福建省第一。落实政府质量奖激励制度,2023年兑现了第六届厦门市质量奖获奖企业市级奖励金共计750万元。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新增专利商标质押普惠贷款金额13.58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215家,占福建省总数的一半以上。

抓好质量工作,理念至关重要。如果不是把质量的理念熔铸思维深处,恐怕不会把每一件产品做精做优,也就难以赢得市场,获得长远发展。

作为全国首家服务业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多年来,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坚持改革先行、质量第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厦航质量管理道路。厦航萃取30多年科学管理精华,行业首创“双引擎四系统立体交互”质量管理模式。2022年,由厦航牵头编制的《质量管理文化和机制支撑服务提升指南》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这代表着“厦航式”服务标准,正式上升为国家标准,有效填补了服务提升类标准在国家质量管理领域的空白。今年,厦门国宇健康管理中心荣获厦门市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第六届厦门市质量奖,并获得250万元奖金(含湖里区奖励100万元)。拿到奖金不久,企业就把这笔钱捐献出来,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用来支持城中村综合治理运营管理服务项目,帮助基层治理和建设。

这些都是厦门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

今天的厦门,产业体系完备、供给能力突出、市场需求巨大,只要广大企业家把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各行各业劳动者以追求工匠精神为荣,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中高端供给,就一定能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


厦门航空在“质量月”期间开展质量开放日活动

终极答案,解决质量问题厦门方案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在业内被誉为“解决质量问题的终极答案”。

对此,厦门市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强化质量要素供给能力,以新平台新品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集聚质量技术服务资源,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质量链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以协同服务模式创新、质量提升和能力强化“三大行动”为抓手,构建“全链条”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体系;进一步释放区域科技、人才、政策活力,打好助企纾困的质量服务“组合拳”,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厦门临海而生,向海图强,是全国首批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设有福建省第一个省级海洋高新区,发展蓝色经济潜力巨大。2022年5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批复厦门市依托厦门市计量院筹建福建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这是福建省第一个获批筹建的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在构建福建省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测量体系中持续发力,提供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和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


福建厦门市开展“助企攀登 集质同行”活动现场

打造“智慧+”创新服务平台,赋能千亿产业提质增效。厦门市质检院聚焦协同服务能力,紧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智能医疗器械、智慧家居、智慧健体、智能消防等领域前瞻性布局“智慧+”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成为产业发展的“聚集器”。同时,该院站在产业发展层面,规划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千亿产业的“就地研发、就地检测”,缩短新品上市时间、节省检测费用,推动形成产业配套虹吸效应,为福建省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针对企业在惠企政策、计量测试、标准引领、检验检测、品牌建设、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行业发展等8个方面的迫切需求,厦门推动“政产学研检用”六方融合聚力,聚焦产业所需,“定制化”服务解难题,量身定制了质量提升方案,借助质量技术专家、检验检测机构力量对问题产品开展“问诊治病”,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产品质量问题修复机制。共同研究质量提升行动表、路线图,建立完善一体化质量提升工作机制,并每年定期举行活动,保障示范试点建设有力有效。

目前,厦门已形成1+N,市、区、镇街全面覆盖质量基础服务的格局。在市级层面,2021年以来,厦门市在福建省率先以项目制方式推进质量提升行动,累计推进生物医药、鼓浪屿民宿等9个行业项目提升;深化“一站式”组团帮扶、服务首席跟单、计量驻企特派员、“实验室”共享服务等机制,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一路协同”质量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在区级层面,厦门推动各区立足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采取措施。海沧区开展的智能家居、卫浴行业“政检企”质量提升行动,同安区以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乡居、乡旅、乡味、乡品)、湖里区打造“质擎未来”质量强区品牌,启动辖区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翔安区试点的小微企业“试点实验班”等特色服务,以及LED质检中心为光电及相关产业提供就地优质服务等,在服务辖区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涌现出“政检企”协作、助力“四乡”经济、“一同行”“助企攀登”“质擎未来”等特色服务品牌,打造多方共促质量提升示范样本。

在质量基础设施助企攀登系列活动中,NQI中心根据企业问题清单,派驻专家驻场“一对一”辅导并搭建平台,围绕质量体系建设、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等方面,建立了人员专家、检测设备、人才培训等交流共享机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质量“小投入”撬动产业“大发展”。海沧区智能卫浴产业是厦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发展的受益方。2021年,厦门市场监管局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并选定智能家居行业中的智能卫浴产业予以率先开展。其间,通过对优胜卫厨的一对一帮扶,以点带线带动智能卫浴产业发展,当年仅海沧区水暖卫浴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即突破1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集美区灌口镇还延伸了福建省首个在镇街设立的质量服务站点——“NQI集质小站”,开辟了质量提升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新路径。“NQI集质小站”也是厦门市首个跨部门设立的质量技术综合服务站点,为企业搭建了精准服务的便捷通道,进一步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扬帆远航风正劲,砥砺前行正当时!以“发展”“建设”“质量”作为关键词的厦门,将抢抓当前重大机遇,扛起担当,以昂扬的发展势头,铿锵的振兴足音,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推动厦门市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致力让“厦门质量”成为国内、国际市场的标杆,将厦门的品质传递到全国、全世界,为质量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本版稿件由廖媛、陈雪松、本报记者江岱采写)

《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特刊】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保护创新入佳境 促进创新展宏图—— ...

  • 强化监管支撑 赋能产业发展——深圳 ...

  • 倾心服务城市公共安全——上海市特检 ...

  • 建设质量强区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 ...

  • 战略引领 质量提升——湖北奋力书写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