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中国质量(成都)大会>>

谱写“粤”来“粤”好的质量华章——广东质量强省工作纪实

2023-08-30 16:43:24 中国质量报

谱写“粤”来“粤”好的质量华章

——广东质量强省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王 越

潮涌珠江阔,风正一帆悬。8月岭南,丹桂飘香,春华秋实。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率先开展质量比对提升行动,率先设立省级政府质量奖……质量强市、强业、强企、强基活动在全省全面深入推进,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守信于品、重质于行”的广东质量精神获得广泛共识。


广东省政府质量奖颁奖大会现场

岭南大地上,从企业到产业、从集群到区域的质量水平犹如凤凰涅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大跃升、一次又一次大裂变。

广东以创新改革、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着“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转变、“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

在国家对省级政府质量工作历次考核中,广东连续8次获评最高等级A级。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市顺德区质量工作先后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广东质量”指标领跑全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循道而行,方能致远。广东依靠创新驱动,开启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壮阔征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向世界发出“广东质造”“广东品牌”最强音,谱写出一篇“粤”来“粤”好的质量华章。

质量强省——

制造业当家的“奠基石”

驱车沿着珠三角环线高速疾驰,沿路的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公路铁路流通顺畅……南粤大地正升腾着澎湃活力。

岭南春早,战鼓催进。1月2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广东经济的‘危’源自高质量发展不足,‘机’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紧紧抓住。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擂起新时代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鼓,奏响广东奋进新征程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强音,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实现广东现代化建设新的跨越。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

制造业是广东省的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广东制造”的先进性取决于其质量先进性,来源于其制度先进性。

6月1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实施《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提出要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总量规模、增长速度走在前列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东的质量强省工作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10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率先开展质量强省活动;2012年,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写入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主题报告;2016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率先将质量强省活动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20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强化质量工作顶层设计和更好发挥质量政策引领作用,推动进一步完善“大质量”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三项机制”。

协调机制——高位推动质量工作。一位省长、4位副省长、34个厅局“一把手”,这是广东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调整后的成员组成。窥一斑而知全豹。从1997年建立质量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到如今的“齐抓共管”,广东将质量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一把手”工程,21个地市先后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或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工作。

考核机制——落实各级政府责任。2013年,国务院印发《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广东立即跟进并开展省对地级以上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广东实际进行优化,考核结果经省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目前,全省21个地市均建立了市对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机制。

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自2013年起,广东连续3年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每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00万元配套建设资金,每个省级质检站500万元配套建设资金,目前已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2020年9月,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省财政出资5亿元率先设立省质量提升发展基金,为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质量工作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质量强省、强市、强县活动层层铺开,质量强省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质量第一”的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优秀企业的价值遵循,“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围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质量强省工作助力做优做强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目前,广东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16万亿元大关,连续34年位居全国首位;制造业与科技创新发展稳中提质,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95万亿元,拥有70余万户制造业企业法人和一大批优质企业、8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了华为、广汽、美的、比亚迪、广药、格力等17家世界500强企业;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质量提升——

高成本对冲的“增长极”

机械手上下翻飞,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标准代码“精心编排”;AI质检员,360度无死角检测产品的“火眼金睛”——“广东制造”的“无人工厂”将科幻变为现实。

广东正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助力产业塑造竞争新优势。在全省遴选100个行业或者产品开展质量强业活动。同时,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大力推动质量创新、质量提升,多措并举攻克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升级产品质量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广东制造”的强大实力。


美的库卡机器人生产现场

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方案》,在全国率先部署全省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近几年,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广东牢记“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遏制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

广东省坚持“一个一个行业、一个一个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全面推进质量提升破除发展之瓶颈。

以质量标杆垂范引领。独创了“五全五数”质量管理模式而获得中国质量奖的美的集团,现有206家控股子公司,涉及上下游40多个细分行业300多家企业和5000多家供应商。为此,美的集团把“五全五数”质量管理模式延伸到子公司和供应商,对产业链开展质量相关知识、产品采购标准、质量管控要求等培训宣贯,并分享品质改善案例,帮助上游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控制,统一质量管理标准。在广东,像美的集团一样的质量标杆越来越多。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召开大会为获奖企业颁奖,鼓励企业追求卓越质量。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3家组织获中国质量奖,15家组织和1名个人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62家组织获得省政府质量奖,36家组织和1名个人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创新开展产品质量“问诊治病”。广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组建了8家省级“产品医院”,建立由600多名产品质量技术专家组成的产品“问诊治病”专家库,建立质量问题“诊治”帮扶机制,助推中小微企业解决质量技术短板。全省累计比对产品860批次,开展共性问题质量攻关282项,制修订各类标准156项。

大力推动生产企业“强身健体”。选择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瞄准国际一流目标,引入产品“同寿命”设计理念,组织专家对企业产品、标准、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等要素进行全面诊治、优化,量身定制企业标准和最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产品质量高线不断拉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更好地“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实施重点产品“双比对双提升”。对标对表优质产品查找质量差距,实现质量跨越式提升。全省累计对62类重点产品(行业)开展质量比对研究,推动制修订标准49项,协助企业申请专利2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2个,实施关键共性问题攻关286项。

质量基础设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广东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157个,服务范围全面覆盖34类制造业行业,制造业覆盖率达到100%。这些站点已为7.2万家经营主体提供服务近6.72万次,为企业节约费用约1.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6.37万人,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难题1.2万个。全省共建成或在建87个国家质检中心和230个省质检站,综合检测能力居全国前列,形成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技术推力。

走进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智能机器人挥舞着手臂,自动导引运输车不停穿梭,传送带上一台台新能源汽车次第向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说:“市场竞争内核是技术,外显是品牌,支撑是质量,创新成果只有通过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得以实现。”

广东全面强化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协同推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质量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质量创新已成为优秀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截至2023年6月底,广东省累计专利授权量584.58万件,占全国总量的18.48%,其中,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71.43万件,占全国总量的15.52%。两项数据均居全国首位。

标准引领——

高质量发展的“航向灯”

以转型升级带动新旧动能转换,以先进标准支撑先进制造崛起,广东传统产业迎来“华丽转身”。

佛山陶瓷行业34家企业成立众陶联,牵头或参与制定了6项国家标准、16项团体标准,研制企业标准183项,100%覆盖供应链服务平台。标准化体系解决了行业发展痛点,提升了整个产业上下游供需的产业层次和产业质量,使众陶联获得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作为全球首家B2B+O2O陶瓷产业链集采平台,众陶联现有会员超6000家,其中674家采购商占中国陶瓷市场78%的份额,产值超过2500亿元,占中国陶瓷业81%的份额。标准链推动转型升级。如今,全球每10块瓷砖中就有6块产自中国,每出口3块瓷砖就有一块来自中国,而佛山陶瓷出口占全国61%。

转型的故事,在广东频频上演。存量提质与增量优质,二者缺一不可。


质量知识走进“广东开学第一课”中学课堂,各网络平台在线播放总量超1.12亿人次。

“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广东是外贸大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受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影响较大。为此,广东强化“三方面”工作。第一,强化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并将“先进标准增长率”纳入对各地市政府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第二,强化先进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实施电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18个产业的标准体系规划和路线图。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广东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457项、国家标准11967项、行业标准6972项,现有地方标准2428项,在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公开团体标准7347项。形成标准化技术人才90%以上在企业、研发资金90%以上来源于企业、标准研制项目90%以上产生于企业的集聚发展模式。第三,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交流合作。国家标准委和广东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着力研制三地互联互通亟须的“湾区标准”,将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一流研究机构,以标准为先导推动三地规则“联通、贯通、融通”。制定首批110项“湾区标准”,推行“湾区认证”,成为大湾区质量体制融合创新的生动实践。

智能家电产业是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2021年产值规模1.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近半。近年来,广东省在智能家电产业聚集区所在地投入质量资金2.5亿元、质量提升发展基金750万元,打造“标准引领、精准帮扶、优化基础”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新模式,促进智能家电产业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夯实制造业当家根基。制定出台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清视频HDR Vivid系列标准,打破国外对超高清视频标准的垄断局面,有力提升我国在超高清视频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及竞争力。

犹如一座航向标,在“广东标准”的引领之下,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正在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企业标准,推动企业“技术领先”与“标准领先”“质量领先”融合,以“先进标准”擦亮“广东制造”名片。广东省相关部门也在助推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形成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领跑产品、领跑企业、领跑行业。

共建共享——

高品质生活的“护航器”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激荡,中国高质量发展足音铿锵。共建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建立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高标准、严监管打造高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这为广东质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东省质量工作紧密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组织质量提升培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质量成就品质生活,有家就有广东造。

20世纪90年代,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凭借质量畅销全国,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华为、格力、腾讯、大疆、顺丰,凭借质量续写传奇,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

两年用了两吨米测试,美的电饭煲质量提升的故事传为佳话。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美的将质量管理和品牌打造融入生产发展的全价值链,为全球用户提供绿色、安全、智能、易用、耐用的好产品,让更多人实现“生活可以更美的”。

既引领行业又改善民生,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获奖单位欧派集团率先将喷粉涂装技术引入定制家具领域,开发推广净醛、抗菌材料,带动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整个行业向环保方面转型升级,也带动了上游企业的环保技术创新。金域医学联动上下游产业打造医检生态圈,通过全国43家医学实验室和600多家区域实验室服务网络,下沉到县乡一级,覆盖了全国90%以上人口。从“一片黄”到“一片白”再到现在的岩板、健康产品,东鹏控股通过质量管理模式等创新,人均产出提升69%,效率提升70%……

碧波之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越百年历史风云,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打通新的动脉,打造无限可能。百年工程,品质至上,一项项优质工程镶嵌在南粤沃土上,成为广东乃至世界的璀璨明珠。广东全面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全省累计218项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7项工程获得中国水利工程大禹奖,5项工程获得中国公路交通工程李春奖,广州海心桥入围国际桥梁工程界最高奖IABSE“杰出人行桥”奖项。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一场产时胎儿心脏手术正紧张地进行,这是世界上首个能够进行这项手术的心外科室。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是为老百姓营造更幸福的生活环境,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诠释。

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广东总体满意度连续4年获得“满意”评价。“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3项工程深入民心;粤省事、粤商通、粤品通等粤字号App便利指尖办事;美丽广东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服务成果。

质量环境不断优化,质量服务迸发活力。广东持续深化市场准入准营制度改革,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的市场准入准营规则;推动行政许可业务全链条效能提升,营造优质安全的消费环境。广东经营主体历史性突破1700万户,总量稳居全国第一,全省经济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增强。

“广东制造”风华正茂,“质量强省”韶光异彩。南海之滨的浪潮声中,广东质量强省之船破浪前行,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赴广东视察,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站在建设质量强国的新起点,广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定不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围绕省委“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全面建设质量强省,持续推进质量提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闯劲干劲拼劲,在继往开来中再闯新路,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特刊】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保护创新入佳境 促进创新展宏图—— ...

  • 强化监管支撑 赋能产业发展——深圳 ...

  • 倾心服务城市公共安全——上海市特检 ...

  • 建设质量强区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 ...

  • 战略引领 质量提升——湖北奋力书写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