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

让“草根经济”成长为“树根经济”——来自民营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共话成长共谋高质量发展

2023-03-09 12:47:36 中国质量报

让“草根经济”成长为“树根经济”

——来自民营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共话成长共谋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何 可

从0到56789,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描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开始是一片荒芜的田野,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何其艰难!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下团组”,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撑腰打气。

当天正值惊蛰节气,在这个“春雷响、万物长”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春风化雨,为希望田野上的“无名小草”平添了长成“参天大树”的勇气。

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不少来自民营企业,沐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春风,他们如何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展现“最大潜力股”的力量呢?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2022年年底,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因企业家“C位”出镜而火出了圈。这场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高规格表彰,不仅吹响了“拼经济”的号角,也很好彰显了比拼中的主角。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秦英林,正是主角之一。“得到这份认可,内心非常温暖。有了这份认可,足以支撑我们奋力发展,不遗余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胡润百富榜中,秦英林排名第十位,成为河南首富。从最初的22头猪,到千亿养猪帝国,短短30年时间,秦英林用亲身经历阐述了民营经济的无限可能。

与秦英林一起登上领奖台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董事长陈南。但相较于荣誉,陈南更看重的是信心。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陈南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没有坚定的市场信心,就不会有强劲的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

今年是我国经济恢复关键期,民营企业迫切需要持续稳定的发展预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给民营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目前,一些省市地区已经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陈南说,我们也要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从法律上明确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平等地位,让民营企业家安心创新创业,让民营经济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心无旁骛做强实业

晋水汤汤,青山脉脉,时间的标尺记录着发展的刻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6年7下晋江调研,系统总结提炼出“晋江经验”,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

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屡遇危机而不倒,活力长盛而不衰,实现了从落后贫困县到“全国十强县(市)”的历史跨越。

“‘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用改革创新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是土生土长的晋江人。至今他仍清晰记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的殷殷嘱托。

“‘晋江经验’发端于晋江,对福建乃至全国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也是从晋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

作为“晋江经验”的亲历者、践行者和受益者,他亲眼见证了盼盼食品从靠土豆起家的小作坊一步一步成长为全国“休闲零食大王”。

“‘晋江经验’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路明灯。我们将继续专注实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今年全国两会之上,蔡金钗提出《在福建晋江设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建议》,希望为全国探索形成更多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据统计,我国有8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它们聚焦实业、做精主业,面对疫情展现出良好的“免疫力”,成为民营经济潜力迸发的生动写照。

创新驱动蓄力前行

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揭晓,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中国经济能够顶住压力,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他们发展的韧性和旺盛生命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将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

“高质量发展应着重保护创新型企业,尤其是自主研发技术的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高质量发展要从源头抓起,从技术、工艺和管理等多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过去我们的主流是模仿贴牌,这几年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在加码追赶中。”

“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是最重要的发展驱动力,中国企业在这两方面仍面临挑战。”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说,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全球产业链布局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据统计,目前我国80%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企业;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各级政府正在通过营造公平友善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民营企业正在扎深“根系”,为中国经济发展汇聚磅礴底气。

《中国质量报》【2023两会·两会质量话题】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让“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

  • 重庆市永川区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

  •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创新消费维权机制 ...

  • 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

  • 一些老字号企业守正创新营造消费新场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