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张国强建议 强化政策支持 加快氢能规模化发展

2023-03-08 14:26:27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王惜纯

“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的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带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氢能规模化发展等建议。

氢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截至目前,全球共有3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布氢能发展战略。多国以氢能交通为切入点,拓展到工业、建筑等领域,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近两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氢能领域相关政策,涉及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氢能技术研发、加氢站以及氢能工业多元利用等多个方面,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张国强说,在“双碳”目标及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引下,在我国政、产、学、用、资本等各方高效协同下,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持续提升,助推我国成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最早实现规模化推广的国家。

“虽然氢能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尚处于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张国强表示,在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氢源成本较高、加氢站数量少、氢能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为此,他提出4点建议:

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数量,以示范运行提质降本。将经济基础好、氢源丰富、产业配套基础好的地区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先行先试,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建立覆盖城市群的低碳、清洁交通体系,用规模化带动高质量、低成本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探索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绿氢发展。统筹经济性和供应能力,保障氢能产业发展初期需求,满足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做好工业副产氢、化石能源制氢产能整合工作,前期支撑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推动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解水制氢项目,打造可再生能源绿氢基地。

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氢能制、储、运等产业链发展。建议取消须在化工园区内制氢的限制,支持非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发展。国家层面出台加氢站审批管理办法,优化相关审批、建设、验收流程,形成从项目立项到经营许可及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审批办法。合理利用已有加油、加气场地,鼓励综合能源补给站建设。制定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助办法,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探索金融支持、碳交易政策措施。推进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先行先试,设立氢能产业基金,支持壮大氢能制、储、运等全产业链发展。支持产业链相关企业开展碳汇交易试点,搭建碳交易结算平台或运行机制。

《中国质量报》【2023两会·提案议案追踪】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让“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

  • 重庆市永川区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

  •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创新消费维权机制 ...

  • 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

  • 一些老字号企业守正创新营造消费新场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