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 加快硅能源产业发展 支撑“双碳”目标落地

2023-03-07 14:26:10 中国质量报

□ 张 东

“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去年,“硅能源”概念被正式提出。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优先保障硅能源产业用电需求,支撑“双碳”目标落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汉元介绍,随着光伏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硅能源产业同步快速发展。2023年,国内高纯晶硅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50万吨左右,按生产1千克高纯晶硅用电60千瓦时计算,全年用电需求总量将达900亿千瓦时左右。150万吨高纯晶硅可生产600GW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高达7800亿千瓦时,系统可以稳定运行25年以上,整个生命周期回报的电力是投入的50倍以上,是典型的“小能源”换“大能源”产业。硅能源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对巩固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刘汉元表示,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需求仍将维持稳步增长态势,尖峰负荷特征或将日益凸显。目前,晶硅光伏产业的主要聚集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用电需求无法保障、季节性限电限产问题,客观上对硅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和影响。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刘汉元建议:

一是在工业领域优先保障硅能源生产企业用电需求。在保障民生用电的基础上,明确不将硅能源企业纳入有序用电范围,支持硅能源产业最大程度发挥产能,有效保障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支撑光伏产业稳健快速发展。

二是支持硅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当前我国出现的电力短缺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化石能源不断退出,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未能跟上所致。建议加快硅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硅能源产业的能源正向回报属性,持续释放先进产能。同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三是提高硅能源产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建议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同时,鼓励光伏、风电、水电等绿电优先保障供给硅能源生产企业,真正实现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的零碳循环。

《中国质量报》【2023两会·提案议案追踪】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让“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

  • 重庆市永川区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

  •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创新消费维权机制 ...

  • 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

  • 一些老字号企业守正创新营造消费新场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