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切实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营造更优营商环境,近日,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市场监管所创新监管方式,推进综合监管,提高行政效能。
做好企业分级分类,综合监管布局精细化。市场监管部门根据辖区实际,将经营主体根据行业特点,结合产品工艺风险程度等因素,将其划分为A-D不同等级,对应不同频次的监管计划。属地和监管部门责任确认到具体人员,做到两个责任充分落实。例如,今年新入围“上海特色伴手礼——叶聚兴千里青绿粽子礼盒”的上海枫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属于高风险级别,监管人员联合属地食安部门联合上门进行检查,对合理缺项给出改进意见,对不符合项提出责改,相关结果计入该企业的食安档案。
运用“互联网+”手段,综合监管注重远程化。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各类“互联网+”技术,以枫泾市场监管所为例,今年以来利用雪亮平台对教育机构(含幼托机构)食堂进行不定期的网络监管,实施餐饮制作过程监管310余次,推动32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加入美团等外卖平台的阳光厨房项目,指导辖区内380家零售经营主体进行线上计量器具强检登记,辖区内3356台(套)特种设备全部通过移动监管系统提前做到检验预警提示。对文创产品销售单位,监管部门通过线上网络巡查和年度信息公示数据比对等“互联网+”手段,对企业的广告宣传、价格公示和主体信用进行覆盖检查。枫泾古镇老街上的“纸观堂”,在枫泾市场监管所的远程监管下没有接待检查的繁琐,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对传统手艺复原应用,也把文创产品带到“上海特色伴手礼”的展示平台上。
注重数据归集和应用,综合监管成效多元化。通过对监管结果的整理分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了解相关行业在发展运行中存在的不足,集中安排培训或约谈。近期,枫泾市场监管所联合公安部门对辖区内所有金银制品销售单位进行约谈,就黄金“一口价”告知和特许加盟商真实名称标注等问题进行联合行政指导。枫泾市场监管所坚持“进一次门,查多件事”,对属地生产型企业的特种设备使用、条形码注册、转供电收费等事项全部纳入检查项;推送21家生产型企业参加2024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多家单位在演讲、征文和微电影单元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周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