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的广袤田野上,稻米产业正迎来一场质量提升的变革。近日,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帮助朱泾镇稻米产业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龙头企业牵头,强化生产加工标准。朱泾镇作为金山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拥有3万余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了提高稻米生产组织化程度、统一稻米质量并增加产业效益,朱泾镇在农业龙头企业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牵头下,建立“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推出稻米区域公共品牌“稻花湾”。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稻米产业链的监管力度。从稻谷的种植、加工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通过加强对稻米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杜绝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可能性。
促进就业增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金山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属地政府、盛致农业等龙头企业,共同推动“朱泾镇稻米产业质量提升”项目实施。项目强化联农带农,促进就业增收。稻谷以每公斤4.3元进行收购,远高于市场价。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4234.25亩,辐射带动农户数累计200余户,成员农户每年户均增收额达到2.2万元。常年进行临时性用工,目前已达到1897人次,让周边老百姓增加了临时收入。项目中“朱泾稻花湾稻米加工贮藏保鲜一体化产业化”建设完成后,预计带动稻米种植户500多户,种植面积4万亩,农民增收300多万元。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场监管局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企业标准QS HSZ0001S—2024,提升稻米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成立发展联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产业质量发展情况,金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朱泾镇推动成立了长三角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联盟。该联盟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稻米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共同提升稻米产业的质量水平。通过联盟的合作与交流,朱泾镇的稻米产业得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动当地稻米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已初具规模,成为朱泾镇稻米产业的一条重要产业链。盛致农业等龙头企业通过智慧育种、高标准种植管理、精深加工等措施,从源头上把控了稻米品质。同时,通过统一选种、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的模式,保障稻米品种的产量和质量,为筑强“稻花湾”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一阶段,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朱泾镇稻米产业的发展,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稻米产业的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张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