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全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印发了《推进南京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全省统一个体工商户分型标准,立足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了南京市“名特优新”分类标准,针对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
宁小市准备了系列解读
为大家一一解答
今天一起来了解下
什么是“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享受哪些帮扶措施
什么是“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名”即“知名”
指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诚信经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在区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或知名度的个体工商户。
图片
“特”即“特色”
指依托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经营旅游接待、餐饮服务、手工艺制作、土特产品销售等地方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经营理念或经营方式独特,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工商户。
“优”即“优质”
指社会责任感强、社会贡献度高,长期诚信经营超过一定年限,在服务某一领域客户群体或者产品线方面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个体工商户。
“新”即“新兴”
指率先从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在当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和周边群众致富的个体工商户。
“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享受哪些帮扶措施?
《推进南京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中,对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及“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提出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
激发“生存型”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力
1.提升登记审批便利度。持续提升个体工商户线上线下一体化登记审批服务效能,推进个体工商户开办全程“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便利经营者办理设立、变更等注册登记手续。
2.优化年报和信用修复流程。简化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程序,减少个体工商户年报填报内容。对因未年报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可以通过网上补报,自动关联修复相关信用记录。
3.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收费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中介服务机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更新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充分运用提醒、劝告等方式加强行政指导,督促个体经营者自觉守法。
4.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服务。深化“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倡导律师事务所减免法律服务费。加强12348法律服务专项值班力量,免费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矛盾纠纷化解等公益性法律服务。市、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个体工商户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及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5.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为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主落实创业补贴、创业贷款、场地扶持等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其降低创业运营成本,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创业活力。
激活“成长型”个体工商户发展潜力
6.优化用工服务。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作用,指导个体工商户访问、注册、登录“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参加现场和网络用工招聘活动,强化用工需求保障,扩大服务供给,提供精准匹配,优先向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进一步畅通招工用工渠道。
7.减少税费支出。对个体工商户按国家规定减半征收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按国家规定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8.推动社保稳岗减负。对本市新招用经认定的本市就业困难人员、随军家属就业的各类用人单位,以及随军家属创办企业(劳务派遣企业除外)吸纳本市持《就业创业证》的失业人员就业,进行就业登记,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按时足额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发放个体工商户岗位补贴及社保补贴。
9.强化金融支持保障体系。用好“宁个贷”“支小贷”“宁创贷”,鼓励金融机构将“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分类结果应用于授信评价,金融产品匹配、预授信等工作,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支持,推动解决融资难题。发挥“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作用,助力个体工商户降低转贷成本、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
增强“发展型”个体工商户竞争实力
10.支持转型升级为企业。鼓励各区出台奖补政策,支持“个转企”企业依法继续使用原字号并保留行业特点,符合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视同中小企业,享受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11.提供质量和知识产权服务。各区依托“质量小站”“知识产权工作站”,帮助个体工商户及时解决质量技术问题,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做强“名特优新”品牌魅力
12.加大宣传和帮扶力度。通过品牌宣传,扩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知名度。探索开发线上展示平台,宣传创业创新、诚信经营、党建引领等典型经验和突出事迹,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给予流量支持,扩大线上知名度。推动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在技术、资金、金融、法律、管理、平台等方面开展帮扶。
13.深化品牌矩阵创建。鼓励“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发挥特色优势,参与品牌建设,注重品牌输出,提升品牌价值。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统筹推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小店、街区、商圈和产业集群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提高系统集成力度,切实推动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品牌输出地”。
14.扩展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搭建好互助服务平台,鼓励个体工商户参与各类消费节、美食节、展销会、推介会等。鼓励组建区域性商会联盟,促进个体工商户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5.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积极培养新一代传人、匠人,鼓励传承人在推广传统手工艺、祖传手艺的基础上,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指导传承人为创新研发成果申报专利、注册商标,进一步推动金陵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