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广大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安全,近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监管,突出重点区域,加强部门协作,夯实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保障线,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以校园周边和玩具店为重点区域,聚焦物理机械危害、化学危害、火漆印章等新型网红产品;学生书写笔、课业簿册、磁性文具、儿童真煮厨具、捏捏乐解压玩具、萝卜刀、“炸包”玩具、牙签弹弓、圆珠笔刀、磁力珠、化学套装玩具等重点产品,主要检查相关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安全警示标志、标签标识是否齐全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未标识适用年龄、无中文警示说明缺失等违法行为。并对“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警示语悬挂做了严格规范。同时,执法人员向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督促经营户严把商品进货渠道、查验产品来源,做好进货检查验收工作,引导其自觉履行主体责任,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以校园周边的副食店为重点检查对象,重点查看是否存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假冒伪劣食品、来源不明渠道不清的食品等,是否按照要求贮存食品,离地离墙,分类摆放,经营场所是否干净整洁等,督促食品经营者根据自身情况,定期对食品安全进行自查,及时清理下架过期食品。检查发现的个别经营户存在进货手续不齐全等问题,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迅速整改。
配合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对集中采购的学生校服、各类教具、学生用品质量的检查,严禁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进入校园。
本次系列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50余户次,检查学校5家,发现问题隐患3处,已整改。(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