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食品安全>>

“网络经济”走进“田间地头”——江西省瑞金市市场监管局服务乡村振兴记事

2024-06-11 12:09:4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6月上旬,江西瑞金的气温日渐攀升,火热的阳光照射在田间地头的每一个角落。叶坪镇石岗村村民钟丹的直播间也像这5月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火热。

钟丹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将自家生产的蜂蜜、土鸡蛋等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作为牧峰岗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还帮其他社员一起销售,被当地村民称为90后“新农人”。她说,以前在农贸市场销售产品,销量少、价格低,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只好外出务工;现在通过网络销售,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相对稳定,还能兼顾一家老小,比外出务工强多了。她以蜂蜜为例坦言,原来每斤45元,现在卖到每斤68元。

据了解,钟丹原是一名外出务工人员。2019年初,她与丈夫陈先生返乡创业,在石岗村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前期,由于品种单一,销路受限,她前后投资100多万元的农场处于亏损状态。她曾一度失去发展信心,甚至打算重走“外出务工”的老路。

钟丹的困境并非个例。“销售难”曾是当地许多农民的困扰,也成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瓶颈”。

瑞金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党委和政府号召,发挥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该局以注册登记为突破口,立足商标广告、标准计量、质量监管等职能,积极引导农民通过直播带货,做好广告宣传,打造知名品牌。同时组织网络销售者开展《电子商务法》《广告法》等培训,严厉打击销售“三无产品”、侵权假冒产品,以及虚假宣传、低俗营销、过度营销行为,以此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的辛勤努力,换来当地“网络经济”逐步兴起。资料显示,该市去年新增经营主体6617家,其中注册的“网店”就有1000余家,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3亿多元,同比增长8.4%。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过去,该市农产品主要有蜂蜜、散养土鸡、土鸡蛋、咸鸭蛋、白莲、荸荠、油茶等农副产品,大部分是在本地市场销售。如今,这些农副产品逐渐转为网络销售,有的甚至通过网络宣传延伸至现场采摘、钓鱼、野炊等活动吸引市外游客,拓宽销售渠道。来自福建的杨先生说,他就是从网络上看到现场采摘、抓鱼、做饭等视频后,和10多个朋友一起到现场体验,购买的农副产品新鲜,还有现场体验的乐趣。

“网络经济”的发展,有效激活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活力。脐橙产业是该市规模较大的传统产业之一,全市2万多户果农种植脐橙的面积高达20多万亩,年产脐橙15万吨以上。近年来,脐橙市场萎缩,价格回落,订单锐减,使不少果农一时手足无措。该市积极引导电商团队、“网红大咖”走进脐橙园,现场助农直播带货,帮助果农拓宽销售渠道。家住谢坊镇的郭小平经营脐橙园有10多年历史,一直是采购商上门收购。去年,采购商突然不来了。手里没有订单,他只好与邮政部门签订了脐橙包邮协议,自己在网上销售。结果,其销售收入比往年还高。

“网络经济”的发展,更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如今,通过网络广告的影响力,瑞金打造了一批农副产品的知名品牌。像廖奶奶咸鸭蛋、瑞京金山上茶油、好客山里郎蜂蜜、武夷源茶叶、华嬷嬷腌菜等,都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电商品牌。某公司负责人刘涛说,其加工生产的山茶油之所以有现在的知名度,除产品本身质量高、信誉好外,网络广告的宣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绿野轩的茶油已成为当地的“网红产品”,价格稳定、销量倍增。

江西瑞金,“网络经济”的发展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钟小平 宋林汶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认证认 ...

  •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牡丹实验风电场

  •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子 ...

  • 河南省渑池县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各加油 ...

  • 列车飞驰过村头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