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4月25日,南京市政府召开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知识产权局专职副局长何华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姚志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姜红舸,南京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市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茹洋,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政委朱军出席,介绍南京市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和保护成效等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多项“单科成绩”位列江苏第一
现场,何华英发布了《二〇二三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2023年,南京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3933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6.80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86件,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99.17亿元,专利转让许可15949件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金额121.02亿元,完成著作权登记2.7万件,植物新品种登记超过40个。2023年,南京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重点城市,连续四年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位居江苏第一、全国前十。南京市连续六年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明显地区被列入江苏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
全面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在行政保护方面,全面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强协同保护、“两法衔接”、“诉调对接”,强化专利纠纷行政裁决,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健全社会共治模式,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并通过召开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会议,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局面。
在司法保护方面,加大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检察监督,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市法院共新接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387件,审结6109件。市公安局立案侦办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5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4人,捣毁仓库窝点116个,总涉案金额超2亿元。
在仲裁保护方面,2023年,南京仲裁委员会共办结知识产权仲裁案件150件,涉及争议金额1.73亿元。
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3年,南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南京市知识产权局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健全产业、园区、企业专利导航立体发展模式,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成并运行南京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站布局,打响“一站办”特色服务品牌。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开展实施知识产权保险业务,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单落地。南京市“专利导航助力产业创新协同联动新模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被国务院作为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此外,通过大力倡导知识产权文化和创新文化,深入做好知识产权普法、政策措施和发展成就等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徐彩和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