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信用>>

安徽省歙县市场监管局构建全监管环节新型信用监管机制

2024-04-02 18:03: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经营主体迸发式增长,目前,安徽省歙县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3.5万户,其中企业8284户,面对数量和难度不断增长的监管任务与有限监管资源之间的矛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更显得尤为重要,信用监管在市场监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中都有体现,也与每位市场经营主体密切相关。

事前监管的告知承诺。建立信用承诺制度,推进“容缺受理型”“行业自律型”“信用修复型”等各类信用承诺制,签署信用承诺书。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规定,市场监管部门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食品相关产品、化肥)等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2023年至今,歙县市场监管局告知992户市场经营主体办理有关许可,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事中监管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归集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数据,对不同行业领域的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守信失信分级分类,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和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和激励惩戒手段。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要求,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深入推进差异化监管,2023年歙县部门联合抽查任务数为128个,联合抽查任务占比达到93%,信用等级使用率为100%,问题发现率为34.7%。

事后监管的信用约束。信用约束是信用监管的核心内容,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是对失信主体进行约束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市场监管部门使用的主要信用监管工具,旨在通过信用预警、风险提示和信用惩戒加大企业违法成本,倒逼企业自律守信。2023年7月,歙县市场监管局将未按时报送2022年度的203户企业、2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462户个体工商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标记异常状态);2023年8月,歙县市场监管局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将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郑某辉、郑某友和非法经营罪的许某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实施相应惩戒管理措施;2023年12月,歙县市场监管局作出吊销安徽丹创装饰有限公司等54户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将被列入“黑名单”并实行部门联合惩戒。(歙县市场监管局 王珑玲)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宝马可靠性指数分析:配置丰富、便捷 ...

  • 草长莺飞时  尽享“春之味”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巿场监管 ...

  • 破除“土门槛” 畅通大市场

  • 浙江省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启动茶叶交易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