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知识产权>>

甘肃省民乐县多措并举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024-01-19 18:22: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甘肃省民乐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方针,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为突破口,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切实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扎实有效地发挥了知识产权驱动发展的有力支撑保障,实现知识产权监管执法和服务经济发展双到位,全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严厉查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加强对驰名商标、老字号商标等商标的保护。强化商品生产流通、网络销售等环节执法,重点查处假冒注册商标、违反禁用规定使用商标、违规印制注册商标标识等违法行为,加大对严重侵权、重复侵权、群体侵权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提高违法成本。2023度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起,罚款7000元;严厉查处侵权假冒专利违法行为,对2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作出行政裁决,案例被省局推荐为典型案例;查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发行其作品”行政案件1起,作出了对当事人没收非法财物73册,给予“警告、罚款1290元”的行政处罚。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模式,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保护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快速、灵活的处理渠道,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更好地发挥调解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民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司法局联合成立了民乐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将实现知识产权纠纷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无缝衔接,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有效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纠纷,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民乐营商环境提质提标。

积极开展非正常专利的撤回工作。始终把非正常专利整治工作作为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的抓手,强化对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监管。2023年涉及民乐县的11件非正常专利申请目前已全部撤回,撤回率达100%。

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强化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能力和水平,有力推动产业特色化、标准化,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树立“民乐紫皮大蒜”品牌形象。通过提高地理标志保护法治化水平、强化地理标志申请质量监管,从源头提升地理标志质量,为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打牢基础;通过构建地理标志运营服务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强化检验检测体系,为地理标志保护提供有力业务支撑;通过加大地理标志执法力度,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日常监管,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工作,严格规范专用标志申报的审核程序和要求,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监督管理,推动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已有8户企业获得“民乐紫皮大蒜”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权。对辖区1户不规范使用“民乐紫皮大蒜”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进行了责令改正。

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创新,持续增强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民乐县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完善措施、提高能力,以知识产权优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要素和发展资源向优势企业汇聚,为优势企业培育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着力培育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较高、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较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优势企业,影响和带动一大批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有效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继甘肃省锦世化工有限公司和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甘肃金麓银峰科技冶金有限公司被甘肃省认定为甘肃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认真落实工业三年行动突破发展激励政策,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深化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指导工业企业把知识产权创新工作与“专精特新”申报认定工作结合起来,将知识产权创造融入企业创新全过程。截至目前,已有6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4户。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推荐锦世化工、丰源薯业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7户;星硕生物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4户。推荐万德福申报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加大项目争引力度,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强科技战略部署,申报省级科技专项18项、立项7项,申报市级科技专项19项、立项7项,争引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奖补及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资金681万元。实施2022年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奖补项目,并组织开展2023年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奖补项目及2023年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征集工作,有效激发了县域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对2022年立项实施的省市科技专项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确保科技项目取得实效。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0.95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0.28亿元。推荐上报高新技术企业15家、认定6家,推荐上报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认定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产品销售收入3.2亿元,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7亿元。转化应用科技成果24项,认定技术合同交易额5.5亿元。(白雄珍)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探店福特全新探险者:标配配置丰富 ...

  • 腾势N7迎来OTA 智驾/智舱/底 ...

  • 观察 | 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出路在 ...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 ...

  • 一汽丰田皇冠陆放新车亏电调查 |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