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保护力度 激发创新活力
河北省知识产权强省工作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讯 (记者 徐东周)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新增专利授权7.1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同比增长21.34%;新增国内商标注册10.19万件,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达133.74万件,同比增长11%。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专利导航服务,全省形成专利数据库219个,专利导航分析报告110项。知识产权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近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河北省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媒体见面会,介绍了该省知识产权强省工作取得的新突破和11月1日开始施行的《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的意义和作用。
据介绍,今年,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开展“昆仑2023”“龙腾行动2023”“剑网2023”等专项行动,京津冀知识产权执法“亮剑”联合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1月至10月,全省办理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案件1355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9件;查办侵权盗版案件57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两件;全省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0446件,审结9693件。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累计审结4741件、开展维权援助602件、调解案件1072件。
知识产权强企行动成效突出。今年,该省新增中小微托管企业1170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260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2家、示范企业20家。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提升。河北省深入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活动,组织专利供需信息征集、展示、供需对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等各类活动900多场次。今年,该省专利转化2.1万次,同比增长81.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6.15亿元,同比增长120.7%,为该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推动全省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河北省坚持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法向外国申请专利;要求全省各级相关部门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预警和指导服务,支持行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联盟;同时,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助力对外开放,为企业产品出口、海外投资、技术合作等提供专业化服务。河北省还持续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体系,打造“一站式”平台,使企业得到快速、专业、精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截至目前,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向地方和企业发送海外纠纷风险提示函73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开展知识产权“一站服务助企行”活动40场,服务创新主体8000余家,为全省企业“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全方位支持。该中心还在美国设立首家河北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建立国家指导中心、河北分中心、涉外企业三级联通的“全链条”海外纠纷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预警防控8项制度,建立海外维权服务机制,助力企业海外纠纷应对及案件有效解决。
此外,河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建设京津冀知识产权人才智库,与京津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河北省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人才共建共享机制,充分运用京津冀三地专家资源,实现海外专家人才共享。截至目前,该中心征集和共享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专家174名,入库京津冀人才276名,为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提供有力人才智力支持。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