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山东省宁阳县高度重视无证无照经营规范整治工作,充分发挥无证无照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通过建立“三个制度”,明确“三个重点”,遵循“三个原则”,秉承“三个坚持”,强力推进全县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取得 “三个成效”,打造县域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市场环境,构建无证无照查处社会共治“大监管”新格局。
健全“三个制度”,强力推进抓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无证无照查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分工县领导任组长,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住建、公安、交通、人社、教体、农业农村、文旅、卫健、自然资源等26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组长主持召开联席会议,部署安排工作任务,研究协调解决专项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化专项整治方案26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由副组长协调召集,每两周至少召开一次例会,各成员单位汇报工作近况,分析交流专项整治工作难点问题,沟通协商下步工作安排。应急突发事件或重大工作任务安排,随时召开碰头会、预警会进行处置。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各成员单位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群众公开举报电话、受理邮箱等受理方式,便利群众监督。各成员单位确定专项整治联络员,加强专项整治信息共享,提高工作质效,形成部门联动合力。专项行动以来,受理信函、电话、网络等投诉举报140余件,诉转案32件。
突出“三个重点”,聚力实现“四个一批”。聚焦重点场所区域、重点行业领域、重点违法行为等“三个重点”。重点场所区域。专项整治行动将快捷酒店、饭店、超市、商业集中区、集贸市场、居民小区(含出租屋)等人口密集场所,校园及周边、城乡接合部、集镇及周边、农村边远区域等易发区域确定为整治的重点场所区域。重点行业领域。主要是文化娱乐、互联网上网、危险化学品、成品油、烟花爆竹、宾馆、商场、超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矿产资源和矿山生产、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工程等各类需要许可的行业作为整治的重点行业。重点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整治严重危及社会公众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和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公平竞争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实现“四个一批”目标,通过集中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存在的无证无照经营做到:疏导一批、规范一批、整改一批、查处一批,有效消除风险隐患,全力维护净化市场秩序。截至2023年9月,全县共开展执法行动36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1万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1.4万户;摸排无证无照经营户819户,下达《限期办理营业执照通知书》 677份;疏导办理营业执照652户;规范761户经营主体依法合规办理了“证照”;对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142户经营者进行了整改;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案件167件。全县新增经营主体8605家,同比去年增长35%。
遵循“三个原则”,破解难题促发展。明确权限厘清职责。专项整治行动依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除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外,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无证经营”“无证且无照经营”由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查处;“无照经营”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各行政许可、审批、备案事项监管部门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切实履行无证无照经营查处职责,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执法协作,发现不属于本部门查处职责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及时通报、互通信息,消除监管“空白点”。分类治理堵疏结合。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查处与引导、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堵疏并举、分类处理。对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特别是对造成重大损失、一定社会影响或情节恶劣的,坚决依法从重查处。对新型业态、新兴行业、新兴领域,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创新经济繁荣发展,同时避免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领域出现监管盲区。针对拒不改正的重点高危行业经营户、无视法律、法规的“钉子户”、“难缠户”等,坚决予以取缔,有效推进了“查无”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具备办理证照法定条件、经营者有继续经营意愿的,积极督促引导依法办理证照。强化属地监管职责。各乡镇(街道、园区)主动认领工作职责,高质高效抓好落实。结合常规工作日常巡查,对发现的企业、商贩(铺)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按约定时限上报相关部门,并积极配合做好执法相关的入户调查、秩序维护等工作,切实强化属地监管责任落实。
秉承“三个坚持”,创优执法办案新模式。坚持柔性执法强服务。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县市场监管局善用指导提醒、约谈整改、行政告诫、轻微免罚等柔性方式,以“执法+服务、监管+温情、信用+共治、严管+严惩”四个维度,积极构建服务型市场监管执法模式,加大对具备办理证照法定条件、有继续经营意愿的经营业户办理证照的帮扶指导力度,累计指导服务652家经营主体办理了证照。在3月份开展的全县制售饮用水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中,县市场监管局发挥职能,对为未取得营业执照的286户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主体下达限期办照通知,并协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办理了营业执照,对已取得营业执照未在住所(主要经营场所、经营场所)置于醒目位置的8户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主体进行了规范引导。坚持信用监管强惩戒。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办理的案件,严格落实“双公示”要求,坚决做到该列严的坚决列严,该公示的坚决公示。发挥信用联合惩戒利剑作用,123家经营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切实发挥信用联合惩戒作用,不断规范经营主体经营行为,强化信用意识,营造约束违法失信的共治氛围。坚持宣传教育重引导。专项行动以来,组织开展现场集中宣传活动19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52块,接受群众现场咨询3800余人次。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无证无照经营的危害、后果,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站等广泛宣传整治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及工作成效,适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舆论监督。
凸显“三个成效”,构建共治监管新格局。经营主体数量显著增长。专项整治行到以来,各成员单位坚持查处与引导、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堵疏并举、分类处理。建立覆盖市场监管、发改等10个部门的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高效运转工作合力。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方案》,今年以来全县新增经营主体860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5%。群众和经营主体满意度显著提升。在专项整治行到中,各成员单位围绕“双满意度”提升,开展“暖心服务”大走访,累计走访经营主体2000余家,上门“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安全”,切实做到说“暖心话”、办“暖心事”、解“真难题”。从提升准入服务水平、助力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负担、加大服务供给、推进扶持政策落实等8个方面推出26条政策措施,全力助推“双满意度提升”。市场秩序明显改善。聚焦人民群众、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深入开展流通领域扫黑除恶、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等执法活动,仅市场监管部门上半年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358件,办结2358件,满意率98.92%,挽回经济损失43.76万元。指导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上半年,市场监管局帮助1035户经营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4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得到充分彰显。
下一步,宁阳县将继续强化工作措施,不折不扣抓好工作落实,全力维护净化市场秩序,有效消除风险隐患,确保无证无照经营查处专项整治行动落实落细,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黎 通讯员何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