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标准天地>>

打造标准化工作“四个转变”的“上海样板”——上海跑出标准化创新发展加速度

2023-10-16 12:33:57 中国质量报

打造标准化工作“四个转变”的“上海样板”

——上海跑出标准化创新发展加速度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实施,标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更为凸显,标准化工作的内容、方式等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上海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释放制度红利,加强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标准化创新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推动标准化工作“四个转变”提供“上海样板”。

创设企业联合标准制度

激活市场类标准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对标准供给“快”“活”“高”“新”的需求日益明显,灵活协同国内外产学研用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各方面主体,共同制定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标准的需求尤为突出。为落实《纲要》和《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相关要求,上海大胆创新,借助浦东新区法规制度工具,创设企业联合标准等新制度。今年7月25日,《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全票通过,已于10月14日起实施。


《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实施,首批4项企业联合标准集中发布。

通过该法规,上海着力解决市场标准供给的痛点。一是从标准供给体系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等政府类标准,多数为守底线或基础通用要求,制定周期也相对较长。团体标准作为市场标准,虽然在“高”和“新”方面也有优势,但在“快”和“活”方面还不够,特别是在协同、跨界、快速以及国际交流方面有一定不足。企业标准虽然可以体现出“快”“活”“高”“新”的优势,但是仅限于单个企业内部执行。二是从制定主体来看,企业虽然可以“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或者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创新链、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与上下游企业一起联合制定标准。因此,上海在《规定》中创设企业联合标准制度,鼓励各类经营主体自发形成标准创新联合体,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企业联合标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高度融合,提高标准对技术迭代的反应能力,加强跨界合作,提升对外开放程度。

截至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自发形成标准创新联合体,并在相关领域发布企业联合标准(详见文尾表格)。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的《智慧酒店机器人技术要求》,是该院联合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消费等各环节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规定酒店机器人的电池兼容、安全性能等要求,让潜在缺陷在各环节得以识别,保障该产业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约110亿美元。该标准将为酒店机器人产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牵头起草的《有源医疗器械可靠性管理能力等级划分》,联合美国美敦力上海公司、大博医疗、微创投资、深圳麦科田、三友医疗器械、联影医疗、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医疗器械研发、设计、制造、采购等中外企业、机构等制定有源医疗器械可靠性管理能力的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要求,将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X光、心电监护设备等,该标准有利于及时鉴别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性能,促进我国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牵头长三角地区以及江西、重庆等相关能源企业、检测机构、高校、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共同制定《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评估导则》,为企业在碳交易中获得收益提供基础保障。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牵头起草的《退火态Ti-6Al-4V钛合金棒材、锻件和锻坯》涵盖钢材、锻造、新材料、研究机构等主体,该标准规范了锻坯和锻件尺寸,解决了大规格钛合金材料在国产飞机机身、机翼上的应用问题,有助于减轻飞机重量,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推行企业标准化总监制度,构建多层次标准化人才体系。

相较于传统标准制定,企业联合标准凸显了3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体现产业链融合、行业跨界特点。以创新联合体名义发布的企业联合标准涉及设计、研发、生产、采购、消费等环节,产品、服务跨越不同行业,需要由链主型企业或标准技术服务机构牵头制定自愿共识标准。二是助力技术创新或新兴业态壮大。酒店机器人和有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标准协同上下链共同关注产品安全,为快速发展的产业装上“安全锁”;退役动力电池的梯度利用,涉及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标准的减排量化评估方法为企业主动参与碳减排提供了动力支撑;用于飞机的特定尺寸钛合金锻件等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材料,标准的制定为生产链各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三是能更高效地填补行业空白,致力于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上述4项企业联合标准将为新兴领域产业有序发展提供支撑,统筹兼顾发展和安全,建立标杆标尺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国际标准制定经验的标准服务技术机构牵头和参与企业联合标准制定,为标准“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打造标准化人才高地

构建标准化人才体系

紧扣纲要实施,加强制度设计。一是出台《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建设标准化人才高地,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二是成立上海市标准化战略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标准化专家在科技决策支持和重点领域标准化推进中的作用。三是建立企业标准化总监制度,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设置上海市标准创新贡献奖个人奖,激发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才积极为标准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五是通过《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标准化创新发展若干规定》立法,赋予国际标准化人才享受浦东创新人才政策的权利,为标准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智慧酒店机器人在等待电梯。

注重体系构建,加强人才培养。围绕社会、高校、企业、政府等层面,初步形成了由标准编审职业技能、高校标准化专业学科、企业标准化总监和标准化战略咨询委员会所构成的多层次标准化人才培育体系。


通过可靠性能力评价的大博医疗在进行设备演示。

推动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质量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1+X(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编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考生教学机构,已有近300名标准编审职业技能人才取得初级、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制定本科“标准化工程”新专业培养计划,确定2+2培养模式(2年标准化基础+2年专业方向),2023年获批“标准化工程”本科新专业,为上海市第一所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的高校,已有40名新生入学。推动华东师范大学在经济与管理学部全日制本科教育和专业旅游硕士教育中设置《标准化与服务运营管理》课程,连续两年开展4轮授课,累计120余位本、硕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会同上海市经信委、人社局、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企业标准化总监制度的指导意见》,建立企业标准化总监制度,强化企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印发《上海市企业标准化总监高级研修班培训大纲(试行)》,编写《上海市企业标准化总监培训讲义》,为推动开展企业标准化总监高级研修班培训工作统一学习要求和课程内容。研制《企业标准化总监管理工作指南》地方标准,适用于企业标准化总监的培训和管理。首次与复旦大学合作,举办上海市企业标准化总监高级进修班,探索标准化人才产教融合。推动各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实施企业标准化总监制度,共开展15场企业标准化总监培训活动,670余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加,350余家企业已聘用标准化总监。推动成立上海市标准化战略咨询委员会,由15位全国标准化权威专家组成,为上海标准化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已召开第一次会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等专家围绕国际标准化、标准与科技创新和产业互动发展、标准化人才培养等主题,为上海标准化工作建言献策。

依托平台优势,加强人才支撑。一是搭建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开展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和经验交流,打造熟悉掌握国际规则、精通专业技术的职业化人才队伍。目前上海共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注册国际标准化专家200余人,在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中提出中国方案。二是搭建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平台,建立人工智能标准化智库,开展人工智能标准宣贯,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化人才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三是搭建国家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培养一支专业素养高、业务优、服务能力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队伍,助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设,支撑现代都市绿色农业发展。

顺应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

实现标准“三同步”。《纲要》把“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放在五大任务之首。上海在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在科技创新和实施产业项目时,推进标准同步布局、同步研制、同步应用,将标准作为科技计划重要产出,实现科技、标准与产业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有效融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等近30家单位承担了76个ISO/IEC专业技术机构(TC/SC)的国内技术对口工作,占全国总数的9%。这些技术机构秘书处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国际标准化舞台充分传递上海声音,在牵头服务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计牵头制修订ISO/IEC国际标准177项,积极参与ASME、ASTM、IEEE等其他权威专业国际组织标准制定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工、船舶与海洋技术、肥料、建筑材料、检验检疫、检验检疫、中医药等领域。同时,上海各优势领域依托重大装备制造合作、援外工程建设及进出口贸易等服务经济合作的方式,让更多标准成为事实国际标准,不断扩大上海标准海外应用范围。

建设人才“三梯队”。人才是第一资源,标准化人才是标准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是标准化事业的第一资源。《纲要》要求“造就一支熟练掌握国际规则、精通专业技术的职业化人才队伍”。上海历来重视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育,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培养工作,培育一批懂专业、懂标准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目前,上海市已初步建成国际标准化人才“三梯队”。一是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经统计,上海现有IEC/ISO注册专家800余人,8名上海专家担任ISO/IEC专业技术机构(TC/SC)主席副主席职务,占全国总数10%,其中IEC领域任职主席、副主席的有4人,占全国总任职数的23%。1名专家荣获“IEC托马斯·爱迪生奖”,4名专家荣获“ISO杰出成就奖”,相关专家共22次荣获“IEC1906奖”。这些专家的成绩和荣誉,是上海在国际标准化舞台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的有力证明,更是相关国际标准组织对上海高水平、高质量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充分肯定。二是推行标准化总监制度。标准化总监在企业中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组织更深更广地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三是成长中的未来科学家苗圃。上海在推动高校设置标准化学科专业和相关课程方面积极探索,当前已取得初步成果。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标准化工程”本科新专业,成为上海唯一设立并获批招生标准化工程专业的高校,致力于培养复合知识结构与开放视野的高层次标准化人才,2023年已完成招生工作,首批40名本科学生将开启标准化学科专业的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在经管学部本科、专业旅游硕士教育中开设了标准化相关课程等。同时,全国首届“ISO国际标准化青年之星大赛”在复旦大学举行,以竞赛机制为企业提供国际标准化青年人才储备。


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举办“2023年元宇宙领域主题讲座及交流活动”。

建立组织“三联通”。一是政策联通。2022年9月,上海市政府与国家标准委签署部市标准化合作备忘录,双方建立部市标准化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以部市合力共同深入贯彻落实《纲要》,更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的“形成一批中国标准”“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重要要求。2022年6月,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使更多“上海标准”“上海方案”成为国际规则制定的参照系。10月14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建设任务,《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浦东新区将作为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在国家和上海标准制度型开放中提供高水平标准供给、高质量标准治理的样板,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平台联通。上海历来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致力于为国际标准化工作营造良好环境。2011年,经国家标准委批准,上海率全国之先成立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依托该平台,上海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积聚资源、建立机制,为广大企业、科研院所及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服务指导。依托该平台,上海积极增进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与BSI(英国标准协会)、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DIN(德国标准化协会)等国际知名标准信息技术服务机构都建立了良好合作交流关系。2020年,上海牵头搭建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并于2022年成立人工智能专业平台,集聚长三角区域技术、产业、标准及人才优势,共同提升区域国际标准化能力。三是实践联通。今年以来,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依托在沪国际标准化技术资源,开展国际标准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探索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工作机制。首批6家国际标准化实训基地将以有针对性的实训课程、资深的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专业的技术保障基础,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各行业领域标准化工作人员,开展一定周期的国际标准化实践学习带教工作,理论和实践并重,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

序号

标准名称

发布单位/标准创新联合体

牵头起草单位

参与起草单位

1

智慧酒店机器人技术要求

智慧酒店机器人标准创新联合体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华麦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瑞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

有源医疗器械可靠性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医疗器械标准创新联合体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宏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评估导则

逆向物流与低碳供应链标准创新联合体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张家港清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赣州赛可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西恩迪超骏(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州 景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上衡道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前石标准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上海孟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致衡鉴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

4

退火态Ti-6Al-4V钛合金棒材、锻件和锻坯

航空材料标准创新联合体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内容提供: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创新发展处)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山东省荣成市各大海洋牧场海上养殖区 ...

  • 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 ...

  •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种植的传统 ...

  • 广东省广宁县不断扩展竹材料应用范围 ...

  • 广东省肇庆市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新能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