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 龚志伟)为推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工作取得可感知、可检验、可评判的成效,实现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常态化,四川省资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创新举措,制定8个工作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制止餐饮浪费的部门主管责任、餐饮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落实主管责任机制。建立责任分工机制,进一步明确商务、教育和体育、民政、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广电旅游、机关事务管理等主管部门责任分工,努力实现分工协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建立宣传培训机制,各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教育和科普,开展厉行节约相关活动,将制止餐饮浪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纳入监管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重要内容,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海报、挂画等节俭相关标识。
落实主体责任机制。建立菜单量化机制,鼓励各行业协会制作多种菜单样本,引导协会会员参照样本优化菜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明示适宜人数、主食菜重量等信息;鼓励网络订餐平台设置小份餐品专区,通过首页显著位置展示等方式支持提供小份餐品的商户。建立鼓励打包机制,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以张贴提示语或口头提醒等方式,提醒消费者打包剩餐并提供打包服务;鼓励建立打包激励制度,对光盘行动、主动打包等的消费者发放优惠券、代金券、小礼品等奖励优惠。建立宴席节约机制,科学合理搭配套餐,推出多种餐标、不同套餐供选,根据人均食材消耗量制订采购计划,减少宴席浪费。
落实监管责任机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鼓励举报餐饮服务提供者未主动提示提醒防止食品浪费及诱导、误导超量点餐等违法行为,及时核查处置。建立评价改进机制,强化餐饮浪费情况监测和分析评估,各相关部门研究政策措施、制定制度、纳入考核,奖励节约、惩罚浪费;鼓励线上线下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问卷、打卡、评分等方式探索改进餐食味道、服务等,建立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执行情况纳入监管部门日常检查内容,督促餐饮主体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