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食品安全>>

科学认识阿斯巴甜

2023-08-08 12:43:11 中国质量报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依据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2B类),引发了消费者对阿斯巴甜安全性的广泛关注。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知阿斯巴甜,特作如下科学解读。

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批准使用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是由食物中的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氨基酸化合而成,化学名称是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其甜度约为蔗糖的100~200倍。因具有味道好、甜度高、能量低等特点,目前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地区政府批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批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用于冷冻饮品、口香糖、糖果、焙烤食品、水产品、调味品、碳酸饮料等食品。我国批准阿斯巴甜用于碳酸饮料、面包、糕点、口香糖、糖果、冷冻饮品等食品。

JECFA的风险评估认为限量内食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了新一轮对阿斯巴甜的风险评估报告,结论为: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即每人每公斤体重40毫克(40mg/kg BW),只要在限量内可放心食用,是安全的。

我国居民阿斯巴甜摄入量较低,消费者不必恐慌

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的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最大添加量,结合2018年中国居民含阿斯巴甜食品消费量数据,计算我国居民的阿斯巴甜摄入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日平均摄入量和极端摄入量均低于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说明健康风险很低。2023年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的发布中声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是安全的。消费者不要轻信不科学、不严谨的非专业解读,更不必对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产生恐慌心理。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质量报》【食品安全科普之窗】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安徽省淮北市贝宝食品有限公司实行“ ...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子计价 ...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 ...

  • 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 河北省涿州市已完成两个临时制水供水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