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甘肃白银:把市场监管精神刻进历史深处

2023-06-02 17:10: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我们是一支有灵魂的队伍。甘肃省白银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毓军说。这个灵魂,就是有白银特色的市场监管精神——实干、开拓、服务、担当。这种精神来自何处、如何塑造、怎样体现、如何在时间中打磨淬火,是贯穿白银市场监管系统的一条强劲主线。

传承:穿透历史记忆

2018年,机构整合前夕,王毓军和同事们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系统梳理资料,现场拍摄取景,走访老领导、老同事,历时半年,拍摄了一部白银工商事业发展纪录片,名为《辉煌创业路 筑梦再远航》,全景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市工商事业突破发展的历程。

王毓军说,对历史要有个交待,精神需要传承。峥嵘岁月,既是集体记忆,也是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历史意识意味着每项工作都要对历史负责,都要做好接受历史检验的准备。虽是一地一域,但最终也会融入滚滚的历史大潮。对此,王毓军和同事有清醒的认识。该局副局长宋占丽介绍,在白银市场监管系统,市场监管精神都张贴在醒目位置,时刻提醒每个市场监管人,践行相关理念。

市场监管局挂牌成立。精神融进血液,整装重新出发。历史的交替完成得彻底干脆。融合发展,成了新的历史使命。

新的领域、新的工作,如何更好开展?宋占丽介绍,白银局的办法是调查研究。每个科室结合职能选择一个课题,展开主题研究,形成工作思路,以研促干。同时,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选择工作开展较好的区域,外出进行考察,学习借鉴,消化后形成工作思路。新的领域、新的工作,就这样在探索实践中有了思路、有了措施。

善于总结历史,勇于探索开创,在新的历史维度上,白银市场监管开启了新的征程,开始书写市场监管事业崭新的历史。

铸魂:建构精神密码

王毓军说,白银市市场监管局建局伊始,就把政治建局作为核心理念。这是一个机构、一个部门获取其存在意义的根源性力量。

整合以来,推进队伍深度融合,为队伍凝心铸魂,成为一个核心议题。白银市市场监管局有一个法宝——三项建设,即作风建设、规范化建设、能力建设,分别指向思想认识、制度规范、能力水平,涵盖一个组织运行的主要维度。这也成了白银市市场监管系统选人、育人、用人的向度,成了队伍建设的关键和枢纽。

机构整合一年后,疫情防控工作展开。市场监管队伍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极大锻炼。

苟祥,白银市白银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疫情防控期间,身先士卒,带领市场监管队伍冲锋一线,为白银市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坚实防线。苟祥的经历是白银市场监管人的缩影。苟祥和同事一道见证了白银市各县区的艰难时刻,迎来了抗疫的最终胜利,完成了市场监管队伍的淬火历练。

王毓军说,建局以来,市场监管队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对于能力建设,苟祥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在全局推行学法用法制度,让每个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坚持依法行政。为确保学习效果,他将所有相关法律汇集印制成册,让局里每个干部学习,并编写试卷,定期闭卷考试。很多干部刚开始有畏难情绪,但通过认真学习,考试取得优异成绩,信心也大为增强。

白银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结合“三抓三促”行动,提出“加减乘除”工作法。高新分局局长张文敬介绍,这项措施的本质是学习加码、问题减量、笃行乘效、自律除尘,将业务工作跟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同时,清单上墙、挂榜督战,最终的目的是塑造精神、提升能力、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张文敬说,只有各项工作真正落实,才意味着市场监管职能的最终实现。

维护市场公平、正义,敢于担当履职,这两点被白银市场监管人屡次提及。召之即来、来之则战、战之则胜,白银市场监管渐显铁军气质。

顺应:筑形与取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职能和角色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服务定位被逐渐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服务经营主体,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多年前已大为迥异。整个市场监管队伍的自我定位,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更多充当“店小二”的角色。

白银市药品检验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太生介绍,该中心对市局提出的“三项建设”进行了细化与再创造,补充了文化建设相关内容,使为民助企融入了鲜活的主动意识。

同时,加大能力建设,购置了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等大型设施,极大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更好地服务企业。

白银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同样把服务企业作为重要职责。该中心食品抽样科科长贺明栋指着墙上一面锦旗,讲述了背后的故事。甘肃沁润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饮用水制销企业,在公司注册时,贺明栋从工艺流程到技术标准,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该企业顺利完成登记注册、设施建设。注册过程中,全力规避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表谢意,公司负责人给贺明栋送来了一面锦旗。

还有一个被大家反复提及的例子。2021年2月26日,恰逢元宵佳节,王毓军赴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将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营业执照》送到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手上。该公司负责人说,他过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元宵节。

白银市还有个第一,就是甘肃省内第一个推行送照上门措施的市州。这是市场监管局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生动例证。

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受惠于白银市市场监管系统的帮扶举措。在白银市局、高新分局的帮助下,目前注册商标700多件,授权专利62件,市场占有率30%以上,年产值1.6亿元,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长为中国隐形眼镜行业领航企业之一。

这种精神一直延伸到基层所。今年以来,白银区工农路市场监管所多次上门为经营户送去《管理手册》,手把手指导经营户开展自查、填写自查情况,助力市场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在实践中,白银市市场监管系统不断厘清职责定位,从理念到制度逐渐明晰,行动向度也更为明确。靠前服务,贴身指导,具有白银特色的市场监管精神,也呼之欲出。

创新:完成与实现

一种精神的完成,需要实践创造。“X+1+X是白银市局高新分局的一个创举。X者,未知、多数之谓。第一个X,是企业需求;第二个X,是企业诉求对应的不同部门;中间一个1,是指市场监管部门。

白银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局长张文敬介绍,这项举措的核心理念是“企业需求千条线,服务供给一针穿”。企业有不同需求,都可告知市场监管部门,再由市场监管部门出面,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市场监管人多跑路,给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可以给企业省去许多麻烦。

白银瑞象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在开办前后,白银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工作人员全程跟踪企业注册登记、办证办照相关事项,从公司食堂建设、特种设备检测安装,到品牌建设、知识产权发展等事项,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全程现场办公、上门服务,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市场监管人积极跑腿,主动衔接,为企业顺利营业保驾护航。

一来二去,市场监管人和公司工作负责人处成了朋友。从监管式管理到服务式管理,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根本转变。

白银市特种设备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是白银市场监管系统又一个创举。白银全市在册特种设备共计12460台(部),其中,白银区属于老工业区,区内特种设备占比达36.77%。且特种设备种类多、差异大,涉及部门多,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复杂,隐患极大。

王毓军意识到,仅靠市场监管一个部门,不能有力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如何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集结各界力量,赋予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更高地位、更高规格,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向度。经过充分讨论研究,白银市局提请白银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白银市特种设备安全委员会,纳入特设安全有关部门任成员单位,制定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提出工作要求,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该项工作的意义,在于针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难点、痛点,创设了一项有力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制度。王毓军说,在该项制度建设过程中,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工作向度一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理念、思想充当了先导力量,大家群策群力,最终促成一项制度落地。

白银市市场监管系统由此获取了其改革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法宝,就是创造力。创造一个做法,即创造一种精神。创设一项制度,也即创造一段历史。

【链接】

从田间地头到信息云端

关于地理标志产品助推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惠及农民致富,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国保有一套清晰的思路。

王国保说,地理标志产品评定后贴标使用,赋予产品品牌价值,再加上政府背书,会极大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拓展销路,增加销量,转化为农业企业和农户切切实实的收入,助力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这是市场监管工作应有的定位和作用。

会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地理标志产品的评选评定、品牌建设、贴标使用,就成了会宁县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头戏。会宁县现有1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全省各县区中名列前茅。

同时,会宁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加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建设。该局四级调研员殷建国介绍,近年来,会宁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协调政府、协会、企业各方,制定了17项地理标志团体标准,使地理标志工作在更加规范、科学的轨道上持续前行。

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都是助力企业发展。甘肃甘富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龙介绍,在公司品牌建设、检验检测、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监管系统提供了全程服务。

地理标志的贴标使用是产生经济效益的第一步,会宁县市场监管局已向符合条件的30家企业、58个产品授权使用“会宁马铃薯”等1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1个“会宁胡麻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会宁县局牵头,跟电商平台合作,开发建设“会宁县地理标志产品溯源系统”,在赋码地理标志产品的同时,追加产品溯源功能。现场扫码后,就可以追溯到每一项产品的产地、加工企业以及物流信息,助力地理标志产品畅行电商平台。

从田间地头到信息云端,会宁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获取了从土地到网络的立体空间。一件件地理标志产品,经由网络平台,抵达无穷远方。地理标志产业,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顺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势,充分利用信息化便捷条件,使地理标志保护应用融入市场大潮。这也是白银市场监管历史意识的现实投射,以及踏石留印的坚定实践。

【手记

秉承历史基因,坚持历史自觉,顺应历史潮流,创造历史价值。居一域而心怀其广,谋一时而情系久远。在时光中雕琢的市场监管精神,正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不断赋予一项工作以时代意义。白银市场监管精神,所自来、所由往,明晰如斯。其凝神铸魂、砥砺前行的效用,亦将刻深如斯、笃定如斯。

(李昭辉 魏开疆 史静静)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2023中国科幻大会打造“科幻盛宴 ...

  • 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对贵重金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加油机计 ...

  • 市场监管在行动 守护祖国花朵

  • 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民生消费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