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夏季,是暴雨和台风的高发季节,持续的降雨可能导致洪涝等次生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日前,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管局公布暴雨洪涝天气下特种设备安全防范指南。
一、锅炉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发生洪涝灾害时,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水泵、风机等设备易被水淹,尤其在用燃气锅炉,若熄火保护等保护功能失灵,会造成燃气外泄,发生危险,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可能被水冲走或浮起;
2、电机、控制系统因雨淋水淹短路、误动,发生设备损坏和跳停事故。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房应有可靠的排水设施,如遇洪涝灾害,有可靠的切断燃料供给的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
2、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应固定;
3、对有可能产生水淹的锅炉事先停止运行;
4、注意检查防洪排涝设施是否正常,屋面是否渗漏,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及措施准备是否到位。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地下室锅炉发生洪涝,应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如积水过多,应立即停炉,并切断燃料供应;
2、发生水淹事故后,要立即停运设备,防止事故扩大;
3、对水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要全面检查清洗,防止短路和误动;
4、对转动设备要仔细检查润滑回路,防止污水进入润滑系统,造成轴承损毁。
二、压力容器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埋地压力容器浸泡在雨水中可能浮起;
2、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设备位移、变形、开裂等。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埋地罐要严格按规范安装,包括支座地脚螺栓和容器的抱箍都应该牢固可靠,埋地罐区有良好排水功能;
2、及时排除罐区内的积水,防止压力容器浸泡水中;
3、在可能发生地质滑坡区域应加固堤坝,防止滑坡、泥石流对设备造成损坏,软土流沙地段应进行必要的基础加固,加强气象预警,在暴雨、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前后巡查加固设备基础、支架等,必要时停用压力容器;
4、检查紧急切断装置是否有效。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关闭压力容器第一道进出口阀门;
2、浮起压力容器应经检查后重新就位安装,水浸泡压力容器必要时进行防腐处理;
3、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紧急切断设备进出口阀门,如设备发生位移、变形、开裂等,应经检验鉴定,并经修复、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三、压力管道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埋地管上浮及支架冲毁、变形、移位,引起管道失稳,开裂、泄漏等;
2、保温层浸水或脱落。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观察埋地管道地理环境,必要时采取压力管道固定及围堰防水冲措施;
2、加强气象预警,在暴雨、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前后注意巡查管道支架,确保完好无冲毁、变形、移位等,确保压力管道没有因此承受相关附加载荷;
3、预先检验压力管道保温层完好情况。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一旦出现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外泄,启动应急预案;
2、如设备发生位移、损坏,应经检验鉴定,并经修复、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电梯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暴雨时会导致机房、底坑、井道内进水,引起电气短路故障;
2、洪涝水灾发生漏电、电击等次生事故或灾害;
3、水灾导致相关机械部件被水淋或浸泡发生锈蚀。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加强巡视检查,事先将电梯停在较高楼层,并立即切断电源;
2、注意底坑排水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对地势低洼的电梯,应提前做好防洪堵漏工作;
3、对于室外电梯,应停止使用。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排水前应确保外部电源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2、排水后应仔细检查电梯部件是否受到水的侵蚀,如发现有浸水痕迹,应拆卸检查,电子元器件还需进行单独测试;
3、长时间浸泡的电梯还应注意井道是否存在松软、垮塌等安全隐患,必要时应该进行安全评估。
4、通电前,应对电梯进行绝缘测试,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通电试验。
五、起重机械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暴雨造成洪涝水灾情况下,室外起重机械可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造成电气设备因进水引起损坏或者故障;
2、暴雨影响视线,易发生作业人员伤亡事故;
3、暴雨易造成电气房(或电气控制柜、箱)渗、漏水,引发电气故障;
4、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冲击起重机和轨道基础,致使起重机整机倾覆和轨道基础损坏;
5、暴雨可能使露天的传动机构制动器打滑,摩擦力下降。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避免在暴雨天气进行起重作业;
2、平时注意检查,使起重机轨道或电缆沟的排水畅通,使电气房(或电气控制柜)不渗漏水;
3、露天起重机轨道基础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暴雨冲刷掏空基础使起重机坍塌;
4、将起重机开至指定位置,夹好夹轨器、锚下地锚等防护装置,并将链条包或砂包等安放到位。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修复或更换在雷雨天气中损害的电气设备;
2、修复或更换在暴雨天气损坏的钢结构;
3、暴雨后,应对起重机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性能试验,确认符合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六、场(厂)内 机动车辆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作业人员在暴雨天作业视线不清,导致发生事故;
2、暴雨时地面积水过深,造成车辆进水熄火;
3、制动系统受潮打滑,造成制动距离加大;
4、车辆陷入水坑,车轮打滑空转,造成车辆受困。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将车辆停靠到地势较高的防雨棚内,尽量不趟水使用,如需涉水作业时,应该掌握水的深度,流速,流向和水底情况,制定涉水路线;
2、雨天作业,应低速平稳行驶,避免中途换档,停车和急转弯;
3、雨天作业前,先检查车况,特别需确认制动器(包括手制动)的状况。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遇到车辆受困及时救助;
2、车辆受损及时修复;
七、大型游乐设施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山坡设备基础冲垮、塌陷;
2、设备受淹;
3、电气系统、电气安全装置、电机密封等部件进水失效,电气短路。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检查设备基础,疏通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2、低洼地带加设防水墙,增设排涝设施;
3、对易浸水的设备做好绝缘工作,防止锈蚀。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检查设备基础,对冲垮、塌陷的设备基础进行修复并加固;
2、全面检查受淹设备,评估损坏情况,进行清理保养,及时更换损坏部件,并经全面测试、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投用。
八、客运索道
(一)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后果
1、冲毁支架、支架地基、站房;
2、浸泡造成线路短路及锈蚀;
3、山体滑坡、基础沉降引起支架冲毁、变形、移位,引起索道事故。
(二)事前注意事项及防范要点
1、检查支架站房等基础,疏通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2、对易浸水的设备做好绝缘工作,防止锈蚀;
3、事先停止运行。
(三)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确认暴雨天气停止后才能运行,运行前检查线路设备、支架地基、地质灾害等情况,评估损坏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修复后继续运行。
(来源:温岭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