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重拳出击!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治理评奖乱象

2022-06-10 22:10:5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陕西省评奖乱象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评奖乱象专项清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评级评奖、颁发奖牌证书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工作目标

严厉打击不具备行业资质而开展评级评奖业务,或具备行业资质,违法违规颁发奖牌证书、评级评奖,或未按规定收取费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构建多部门间信息共享、线索移交、信息发布与工作通报等协同机制,建立健全联合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整治对企业颁发奖牌证书、评级评奖等过程中存在的乱评级、乱评奖、乱认证、乱收费等“四乱”现象,形成监管合力,切实整治评奖乱象。

重点任务

摸排企业底数

全面摸排全省范围内注册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认证中心”“认证服务”“信用评级”“信用评价”“信用管理”“信用调查”“企业征信”“资信评估”“质量中心”“管理中心”等字样的市场主体。

加强对可疑企业网站、手机移动应用程序(APP)、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的监测,通过投诉举报、线索移交、舆情分析、大数据监测等手段,掌握违法从事颁发奖牌证书、评级评奖业务但未使用上述字样的市场主体名单,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

畅通投诉渠道

畅通全省评奖乱象投诉举报渠道,可通过网站(www.12315.cn)、手机app(全国12315 平台)、微信公众号(陕西市场监管——走进市监——12315投诉举报栏目)、12315热线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根据举报内容转交相关市(区)和部门查办。

强化联合检查

对取得行业资质,但未依法开展颁发奖牌证书、评级评奖业务的,或开展评级评奖活动过程中未按规定收取费用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对未取得行业资质涉嫌非法从事颁发奖牌证书、评级评奖业务的,依法予以查处取缔。

对以颁发奖牌证书、评级评奖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对未实际从事颁发奖牌证书、评级评奖业务的市场主体,督促其规范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

建立长效机制

及时总结借鉴专项清理工作的有效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并固化为工作制度规范,制定完善相关行业规定。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规范注册名称,健全市场准入、评级评奖、颁发奖牌证书等监管制度,提升监管效能。

健全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联合研判、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

加大宣传力度

常态化、多样化开展宣传,使公众知晓、支持专项清理工作,并积极提供相关线索,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对专项清理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以适当形式曝光,强化警示教育。

工作步骤

宣传摸排阶段(6月15日前)

各市(区)各部门对专项清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结合相关行业以及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措施,责任到人,全面开展评奖乱象专项清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

查处整治阶段(6月16日-7月20日)

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依法依规进行清理规范,加大整改和查处力度,坚决消除问题隐患。

固化专项清理成果,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对评奖乱象“零容忍”。

总结提升阶段(7月21日-7月31日)

全面总结、梳理开展专项清理期间解决的突出问题、建立的制度机制等工作成果,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评级评奖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机制。

(供稿:陕西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闫冬)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安徽省明光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128 ...

  • 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对各考点周边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检测室及西华 ...

  • 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南太湖新区分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对考点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