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四川推出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 打造三大便利化应用场景

2021-12-29 14:13: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四川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服务体系,共建全生命周期数字生态。12月28日,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相关情况。省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董若洁,省政府办公厅推进协调办副主任官宇,省大数据中心政务服务推进处处长唐为之出席。

1640753536(1).png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探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数字科技赋能,区域一体共建等一系列创新实践,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

目前,四川实有市场主体突破760万户,保持较快增长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零接触”要求及数字化治理转型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为市场主体免费提供源点可信、身份可验、信息可传的电子身份凭证——电子营业执照,已实现市场主体全覆盖,并统一归集于“四川省电子证照库”,积蓄起数字服务的生态资源。

为进一步落实“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部署要求,聚焦服务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善营能盈,推动市场主体在政务领域跨部门、生存阶段跨领域、发展空间跨区域实现“一照通”,筑建起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数字营商环境,成为新一轮服务发展中实现换道提速、持续增效的新阵地。

基于此,在全省发布、推介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服务体系,既是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项务实举措,也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分享到改革的红利和服务的便利。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按照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要求,紧扣市场主体经营发展需要,依托四川省政务一体化平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纽带,链接起覆盖省大数据中心、公安厅、人社厅、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银行金融机构等17个部门(单位)、381个服务事项的营业执照“一照通”服务体系。与此同时,联动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电子营业执照异地互发互认,厚植区域一体化数字生态新优势,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川省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服务体系主要有三个便利化应用场景:

推行政企“一照通”

便于市场主体快捷办事

依托推动电子营业执照服务平台与省一体化平台深度融合,市场主体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登录四川政务服务平台,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一照通”完成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亮照、信息填报等,确保身份信息提供、应用完整准确、安全可靠、便捷高效。

截至目前,全省“一照通”服务已覆盖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税务等市场主体高频办事领域,可实现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381个许可事项办理,改变过去反复填写信息和提交纸质营业执照的繁琐,创新全流程数字化、无纸化市场准入准营服务流程,实现“一部手机、一个身份”,全网通行。

推行银企“一照通”

便于市场主体轻松融资

充分发挥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对接“银企”的桥梁作用,依托“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用”新模式,市场主体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进行银行预约开户,“一照通”向银行提供并确认身份信息,免去手工填报与人工核验环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同时,市场主体还可通过“一照通”登录四川省“营商通”掌上服务平台在线办理融资申请,银行根据“一照通”共享的市场主体相关信息,为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提供融资服务,极大地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推行川渝“一照通”

便于市场主体跨省经营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为契机,按照“三统一两协同”的总体要求,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共同推出异地同标市场准入服务机制。

依托川渝营业执照“一照通”数据共享通道,市场主体可在川渝两地异地、就近、同步领取纸质营业执照与电子营业执照。

并通过统一使用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作为异地通办的电子身份凭证,川渝两地市场主体可跨区域完成政务事项在线通办,畅游两地“大市场”数字服务生态体系。

1640753583(1).png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紧扣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目标,以市场主体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深化“一照通”等数字治理手段赋能,进一步打造绿色低碳的市场主体发展数字生态新优势。

新闻通报会上,相关单位还就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在住建厅、交通运输厅的建筑领域、交通运输审批,以及工行四川省分行和建行四川省分行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实现银行预约开户的优势等情况作了介绍。

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综合规划处、食品生产处、食品经营处、特殊食品处、餐饮处、特种设备处、认检监管处、民营经济综合处、行政审批处、新闻宣传处、信息中心、宣传和档案中心等处室(单位)和13家媒体参会。(供稿:四川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安徽陶铝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车 ...

  • 带你认识(0.2~30)m/s空气 ...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水 ...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寨子村展现别样“ ...

  • 2021年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达15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