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建议 支持建立高水平中试基地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022-03-08 10:24:11 中国质量报

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建议

支持建立高水平中试基地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 本报记者 郑建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很大篇幅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包括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怎样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等。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我认为,科技部门加大对中试平台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国家试验室等平台建设条件中,突出中试条件占比权重,以及在科技项目设置上单列中试平台基地建设为支持对象,是一条不错的路径,也是完善科技创新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关于支持建立高水平中试基地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中,卢庆国指出,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一般是先在试验室取得科研成果,通过中试条件放大试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方案,再进一步应用到大生产上。中试是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进而实现工业化、商业化规模生产不可缺少的一环。

“从实验室直接到大生产,这样做的成功率很低,成本也很高。实验室阶段已经搞明白的工艺,到了大规模生产阶段,因为温度、均匀度等条件不一样,再加上量大,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卢庆国认为,中试平台缺失已成为影响我国科技创新中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转化科技成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现实中普遍存在重试验室建设、重生产、轻中试的现象,致使中试环节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高。

卢庆国说,目前,国内大学、科研机构等大都没有自己的中试车间,研发成果从试验室直接进入到大生产,导致许多产学研项目合作失败。科研单位埋怨企业对科技成果接受消化能力差,企业则认为科研单位的成果不能用。这既严重影响产学研合作的信心,又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少数拥有中试条件的科研机构,则因缺乏专业中试人才,导致中试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中也只有部分科技型企业建有相应中试平台,拥有专业中试操作团队。

在卢庆国看来,国内相当多企业对中试条件不重视,与国家缺乏专门支持中试条件建设相关政策有关。“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中试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他们大多都具有非常好的中试条件,并组建有专业的中试团队。中试团队或机构既可满足自身的需要,还可为社会上的相关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卢庆国说。

卢庆国认为,重视和支持中试平台建设,有助于科技创新补齐短板,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结合,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实现企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质量报》【两会·企业之声】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瞩目

  • 山东省烟台市民在一家电器商场收看关 ...

  •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 ...

  • 微旅行记|走进先农坛感受中国古建筑 ...

  • 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03亿户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