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对诱导性消费说“不”需要法律撑腰

2022-02-08 11:04:03 中国质量报

□ 吴学安

有消费者投诉称,在线下店铺或线上平台购买手机时被商家诱导办理以租代购业务,陷入消费陷阱。来自贵州贵阳的学生李欣(化名)直言就是一场噩梦。去年4月份,她去当地一手机经销店购买一款价格为3000元的手机,店员一通忽悠,让她落入了以租代购的陷阱。实际上,生活中类似的消费套路还有很多,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其中。

(据1月29日《法治日报》)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导性消费,由于法律对此类行销方式并不禁止,且没有相应的监管制度,消费诱导成商家常用的经营策略,他们常以折扣吸引、诱导消费者累积性消费。这种诱导性消费,在实施过程中确实使消费者能享受到免费服务、打折等一定的优惠,免去了现金交易的麻烦,但在商家交易金额节节攀升的“捷报”背后,诱导性消费所出现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各类营销平台鱼龙混杂、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卖家以次充好;低价诱惑、高额奖品恶意诱导、虚假广告等消费陷阱更是层出不穷,而这些问题存在的本质,在于部分不法商家唯利是图和诚信缺失。

近年来,诱导式消费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在一些服务类行业尤为突出。因此,消费者要树立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在面对各类消费诱导时,应当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消费者在消费时,要了解清楚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尽量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不轻信商家宣传,千万不可因某商家优惠幅度较大而忽视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要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避免一次投入过高,承担风险过大。不要为各种优惠所累,对服务时间长、回报高的承诺要保持警惕,消费者在参与各类预付式消费前,应了解清楚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千万不可因某商家优惠幅度较大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签订消费合同前,应认真阅读有关会员细则、服务合同等格式文本,进行消费时,尽量避免一次投入过高,承担过大风险。

诚然,培育市场需要鼓励消费,理性消费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理性消费商家有责任进行引导。要彻底涤荡消费环境,进一步夯实诚信消费土壤,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自身权益,不仅需要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和消协等组织联合协作,更需要从制度措施上筑就坚实壁垒。一方面,因缺乏有关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中容易在安全权、知情权、自主权、公平交易权、受偿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等方面受到损害。因此,在预付费式消费这一新的消费领域需要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要促进消费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需要全方位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国家在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过程中,理应把维护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给予消费者特别的保护,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各项权益,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二手”手机号遭遇各类电话短信骚扰 ...

  • 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市场监管局在辖 ...

  • 山东省枣庄市一家纺织企业工人在车间 ...

  • 新春佳节期间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一片 ...

  • 诗意大河 天鹅起舞 兰州黄河沿岸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