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 律 记者曹吉根)近日,随着最后一台炼油5部渣油加氢装置炉8301检验完毕,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特科院)长达78天的镇海炼化2020年度检修检验工作圆满结束。
据了解,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熔喷布原材料——聚烯烃及原油的正常生产,此次年度大检修采取少停产、分阶段的方式进行。2月15日,浙江省特科院集结技术专家23人,带上检验仪器、防疫防护用品,在镇海当地自我隔离21天后奔赴企业开展检验检测。
此次检修涉及镇海炼化化工部、公用工程部、储运部及多个炼油部门,包含9套装置的741台压力容器、1031根压力管道及32套加热炉。针对特种设备种类繁杂、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该院分别组建了压力容器检验组、压力管道检验组、加热炉检验组、安全阀校验组及无损检测组等5个检验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检验交底、检验检测等工作,共检验发现一般缺陷136处,存在重大缺陷的压力容器20余台、管线50余条,排除较大安全隐患70余处,圆满完成年度检修任务。
镇海炼化作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也是长三角地区防疫口罩中熔喷布原材料聚烯烃的最大生产企业。自春节起直至完成年度检修,该企业全力保障防疫口罩熔喷布正常生产,已为下游客户送去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等医用防护原材料6700多吨,据估算可生产20-33.5亿只N95口罩或67亿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经浙江省特科院检验的年产20万吨聚丙烯1PP装置也即将在近日恢复投产,进一步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