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发布全国首个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社区社会工作团体标准
助力基层提升治理能力服务水平
本报讯 (张 东)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社会工作协会联合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组织起草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将于6月30日实施。该标准是成都市首个社会工作团体标准,也是全国首个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当地党委和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联动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坚持在第一线服务社区,在开展社区疫情排查、信息通报、心理疏导等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截至目前,在成都市范围内,共有350多家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5.3万人次社会工作服务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中,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充分汲取和凝练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经验,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社会工作者参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服务,成都市社会工作协会提出团体标准制定需求,并按照当前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结合社会工作服务组织行业特点,及时完成了标准编写、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报批发布等环节。
该《指南》主要聚焦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总结提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服务经验,将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进一步应用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规定了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社区社会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要求、服务原则、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评价及改进等内容,其中服务内容涵盖行政支持、社区照顾、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关系协调、资源链接、复工支持等,并且从社区服务、儿童服务、特殊人群服务、企业复工支持等方面精选了社会工作实务案例作为参考指引。
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南》的发布实施对于社会工作者及其组织参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社会工作者及其组织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提供了指引、规范和依据,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