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突破2.7万亿 带动实体经济逆势增长
数字经济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本报记者 傅江平
走进深圳,犹如走进一座“数字之城”。无人工厂、智能车间、远程办公、在线研发设计……越来越多的数字应用在深圳落地生根;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各类数字民生正成为深圳市民生活的“标配”。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深圳的实体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与数字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涌现出越来越多新模式新业态,为深圳的经济、民生、服务转型升级带来颠覆性改变。
这些只是深圳庞大的数字经济规模之下的“冰山一角”。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兴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到2.78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市工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深圳市和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这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规模大,而且增长能力强,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深圳的数字经济优势主要表现在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领域。
目前,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推动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万亿元,同比增长3.8%,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除了拥有庞大的规模,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同样强大。2019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超26万件,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6.23%,位居全国第一。
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正为深圳构建起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闭环。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软件业务收入6935.6亿元,同比增长16.9%,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软件出口额207.2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251亿元,同比增长16.6%。同时,深圳软件和互联网产业集聚效应显著,11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企业百强,8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除了华为、腾讯、平安等本土巨头外,百度国际总部、阿里巴巴国际运营总部、小米国际总部等也相继落户深圳。
以两大领域产业为支撑,深圳数字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的繁荣局面。大数据方面,2019年深圳大数据产业规模接近800亿元,汇聚了超过300家大数据企业,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云计算方面,2019年深圳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700家,腾讯、华为跻身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三强。人工智能领域是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9年深圳该产业规模已达26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630家。从企业数量、人才数量、国际级载体等方面来看,深圳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三位。
数字经济的强大,离不开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18年,《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相继出台;2019年,深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应用先导区正式建设启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深圳)广东省实验室获批;近日,深圳市组织实施2021年数字经济产业扶持计划……这些支持政策涉及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标准规范、人才引进等方方面面,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
目前,深圳正在加速建立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整合产学研各项资源,释放数字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国质量报》